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前不久去了趟国外,挺长时间没出国了,这是近三年来头一次出去。
当然了,闲暇时间又会上油管看看视频,其实外网还是挺有意思的,主要是可以看到各国网民的评论。
于是就查询了油管上面外国游客或者网红来中国拍的视频,为了时效性考虑,就只看过去半年的,差不多就是2023年第四季度到今年上半年的。
为了保证是真实的声音,我只搜索非中文的视频,并且是第一次来中国访问的视频,同时是那种频道内容并非是主要讲中国的油管博主。
发现很多关于中国的视频流量还挺大的,比如下面这个博主在油管上竟然有145万名订阅者,而下图这个关于中国旅行的视频浏览量有61万次。
再比如下面这个美国博主,其拍的这个关于中国的视频浏览量有116万次,而她也有接近60万订阅者。
再比如下面这个频道,也有20.6万订阅者,其这个中国视频也有34万次的浏览量。
看了N个视频下来,有几个感受,
1:标题很多都用not wha tyou had expected这样的标题,意思是告诉观看视频的观众中国和你以为的不一样。
上面的图片中也可以看到,还有博主用I visited the most hated country in the world这样的标题,当然了内容其实是正面的。
这些视频博主用这样的标题,当然是因为可以获得流量,但也体现了普通的西方人对中国是如此的不了解。
有个油管频道是两个美国旅行者共同运营,这两个美国博主受益于中国的144小时免签政策,因此在今年2月来中国旅游了一次,游览了广州和深圳,现在已经离开中国了,他们就在关于中国的视频里面,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多西方人来中国后会感到和在自己国家媒体环境下认识的中国不一样原因。
讲述是由两个美国博主中的一个来完成,他说作为美国人,他们的中国视角非常狭窄,学校里面很少教学生关于中国的东西,只有少量中国古代王朝,毛泽东和共产主义的简略介绍,
他说最重要的关于中国的印象居然是Panda Express(熊猫快餐),这是一个在美国常见的快餐连锁店,而且他后来才知道里面有些食物其实是在美国才有的,并不是真正的中餐。
在美国,普通人接收到的关于中国的信息主要是政治方面的,来自美国媒体和政客传递的中国信息是中国在衰退,中国很危险,中国很邪恶
"China is failing,China is dangerous,China is evil"
这两个博主最开始是到广州,在广州就被中国城市的现代化程度惊奇了一把,在广州呆了几天又坐高铁去了深圳,评价深圳是中国最有未来感的城市。
3:视频评论区往往会有不少来过中国的外国人发评论说中国完全和西方媒体宣传的不一样,西方媒体上关于中国的信息很多,但基本都是负面信息。
热门评论也有一些来过中国的西方人现身说法,说实际上的中国和西方媒体报道的不一样。
像澳洲网红频道的视频里面,我就截图截了些评论放在这里,
1)有澳大利亚人说自己在中国生活了超过多年,说中国和澳大利亚媒体报道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澳媒对中国的报道是非常扭曲的(twisted),偏颇的(skewed)。
2)有个澳洲女性说,中国让她感觉非常安全,她也去了美国,但觉得美国不能和中国相比,因为她作为一个澳大利亚女性,在美国的时候感觉很不安全。
3)还有来过中国上海的美国人说,他来过四次中国,每次都能看到中国的进步和变化,他在上海的公园看到中国非常干净,没有各种垃圾和涂鸦,而且连滑板场看起来都很干净,城市里面很多电动汽车在行驶,整个城市非常方便,已经是无现金社会,同时中国很安全,在美国他晚上不太敢出门,因为怕黑人持枪枪击他.....
4:这些来华旅游的人会提及的高频词汇排第一的是非常安全,然后是基础设施好,人民友善,感觉非常现代,移动支付发达的无现金社会,多样文化等等。
其实中国人出国之后往往就能强烈感觉到,安全其实是旅行者的第一刚需,我前不久的这次出国就遭遇了当地人在大街上就试图偷我东西,还有未成年乞丐抓住我胳膊要钱,真的是有些惊悚紧张。
而我在中国已经很多年没有体会到这种事情了。
而且外国博主提及非常多的就是感觉中国的城市非常安静,尽管人很多但却没有大量汽车发动机轰鸣吵闹的感觉,这是因为中国的交通电动化进展非常迅速,而电动汽车本来就是非常安静的。
5:一旦这些对中国正面的视频有了影响力之后,评论区会出现一些不友好的声音,说这些博主是不是收了中国的钱。
像前面提到的两个美国博主,就正面回应了这个问题,当然是嘲讽式的回答这个问题,开玩笑说中国给了多少钱这个可不能说啊,
并开玩笑说他们能从中国拿到十亿,万亿的钱,视频3万次浏览量就能拿到几百万美元,然后再正经的解释说他们的油管频道其实大部分是关于菲律宾的内容(因为他们长期住在菲律宾),
而中国怎么会资助一个大部分视频是讲菲律宾的频道,更要考虑到菲律宾现在和中国在南海关系紧张,而频道有大量菲律宾粉丝观看。
总体下来,不管西方人来中国以前收到了多少关于中国的扭曲报道,但是一旦来到中国之后,由于心理印象和现实的巨大反差,反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以至于来华之后对中国的印象会发生巨变的比例非常高。
所以我一直觉得外国人来华旅游是最好的外宣,说服力更强,而且我们还能挣到钱,因此国家最近几个月出台政策便利外国游客来华是件好事。
实际上,虽然现在社交媒体上都说来华外国人变多了,但其实这仅仅是和去年以及疫情期间比较,
我查询了今年一季度外国人来华旅游的人次,发现仍然远远未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水平,以外国人来华旅游最为热门行列的北京和上海为例,
2024年第一季度外国人入境旅游人次都仅为2019年同期的大约六成。
先是北京,据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消息,一季度北京接待入境游客46.9万人次,同比增长3.1倍,恢复到2019年的67.2%;
其中外国游客合计为37.5万人次,恢复到2019年的64.6%。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来北京旅游的外国人中,
第一大客源市场是美国为5.2万人次,第二是日本3.0万人次,
第三是俄罗斯2.9万人次,第四是德国2.2万人次,
第五是韩国1.7万人次。
也查了下上海,今年1-3月份,上海接待入境外国游客90.46万人次,虽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54.4%,但是2019年1-3月外国游客入境旅游人次高达151.51万人次,也就是仅为2019年同期的59.7%。
外国人第一次来华后往往对华印象发生巨变,
这一切的核心还是要归功于我国硬实力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
这就导致在西方普通人来华后看到的实际上的中国和他们在本国媒体上看到的中国形成了巨大反差,这不仅会导致对中国的印象发生改变,而且会极大的动摇对本国媒体的信任程度。
在各种评论区,我已经看到不少人用偏见,扭曲等负面词汇来形容本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这也充分说明,当你越做越好的时候,对外部形象改善和宣传也会是越来越有利。
举个例子,我看了多个视频后,外国人提及非常多的安全,移动支付,高铁,城市很安静,感觉很现代等等,全部和中国的科技和产业硬实力相关。
治安安全是和摄像头普及有关,而在2023年A&S全球安防50强榜单里面,前十名有四个中国公司,其中海康和大华分列全球第一和第二名,另外天地伟业第七,宇视科技第九;
移动支付普及和移动网络以及智能手机普及有关,而移动网络的华为中兴,以及智能手机的荣耀,华为,小米,OPPO,VIVO,传音都是世界级公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两件事,
一个是华为在去年8月底发布了Mate60pro,解决了芯片国产化问题,另一个是传音手机的异军突起,
传音控股2023年实现营收622.95亿元,增长33.69%。其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5.37亿元,增长122.93%。
传音手机对于芯片国产化也是有贡献的,作为一个更多在全球非洲,南亚等下沉市场耕耘的国产手机厂家,其手机大量使用紫光展锐的手机处理器芯片,是紫光展锐手机芯片的最大客户,传音购买的紫光展锐手机处理器芯片数量2023年甚至占到了紫光展锐手机处理器出货量的48%。
高铁网络普及和中国完全掌握了高铁技术有关,从长春,唐山,青岛到株洲,都有制造高铁的实力;
基础设施发达和中国掌握了从地铁,大型桥梁,摩天大楼,道路建设等各种基建技术有关,著名的盾构机技术中国就突破并掌握了;
城市很安静是因为电动汽车普及,这和中国大量企业进入电动汽车产业互相竞争有关,不仅越来越先进,而且价格越来越便宜。
我丝毫不怀疑,在黑夜里面灯塔的光芒终究是挡不住的,当然前提是我们变成全球的灯塔。
未来还会有很多来自中国的东西会改变世界,现在中国的手机和无人机已经在全球广泛使用了,
以后还会有已经正式官宣的2030年之前载人登月,这件事我一直很关注,也非常重要,美国人现在也说要重返月球,但是很显然他们最开始制定的2024年重返月球已经无法完成了。
美国人重返计划是在2017年12月批准的,美国时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签署了《1号太空政策指令》(英文:SpacePolicyDirective1),正式批准了美国重返月球载人登月计划。
2019年5月14日,时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吉姆·布里登斯汀宣布登月计划以希腊神话中阿波罗的孪生妹妹、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命名。
该计划是通过阿尔忒弥斯1号(2021年,无人在轨飞行测试),
阿尔忒弥斯2号(2023年,有人在轨飞行测试),
阿尔忒弥斯3号(2024年)三次任务,
并最终在阿尔忒弥斯3号实现载人登月,当时制定的时间是在2024年。
目前阿尔忒弥斯1号的猎户座飞船经历几次推迟后,已经在美国时间2022年12月11日上午顺利完成无人绕月飞行任务,安全降落于加利福尼亚西部的太平洋海面。
而在2024年1月9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再次推迟其载人登月任务,
“阿尔忒弥斯2号”和“阿尔忒弥斯3号”任务将分别推迟至2025年9月和2026年9月。
中国制定的载人登月计划是2030年之前,美国人如果再推迟的话,那么中美这次谁先登月就不好说了,而中国航天员将成为美国以外唯一成功登月的,这将在全球带来很大的影响,毕竟能够载人登月的国家,其硬实力一定会是让人尊敬的。
中国安静的城市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大规模进军全球,去年我国491万辆的出口里面新能源车仅有120.3万辆,还有很大增长空间,不要听美国人说什么产能过剩,离满足全球需求还早,
机器人技术的快速进步,未来会在海外工厂和服务业不断应用等等。
当硬核科技和产业不断突破时,又会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吸引力。
我一直觉得,宣传作为软实力,是植根于硬实力之上的,今天西方话语权强,其本质还是硬实力带来的红利。
当年我国改革开放国门一开,很多国人精英去了一次西方之后,回来立即信仰就崩塌了,多年的资本主义水深火热认知立即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出国潮,移民潮。当年拍的电影很多也体现了这股热潮。
其背后就是巨大的硬实力差距。
而我觉得反过来也是一样的,试想一下,今天中国的汽车只是上半场的电动化走的快了些,大城市满大街都是电动汽车了,就已经让来华外国人产生中国的城市怎么这么安静的感慨。
如果哪天我国率先实现高度无人驾驶,当西方普通人第一次来中国,发现了科幻电影般的场景,满大街都是无人驾驶的车辆在运行,相信西方媒体长期宣传形成的中国落后认知会崩塌的更加彻底。
就在我写完上面的文字后,我就看到了下面的这则新闻,
从2024年5月1日起,杭州主城区无人驾驶全开放,总面积达到3474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超过1000万,其背后是杭州已经累计安全测试和应用无人驾驶里程120万公里,主动事故率为零。
集中专注的实现硬核科技的突破,会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而且同时我们也会发现,以前我们发现很难做的外宣,也会随之变得越来越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