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好风气 | 执行法官用一张《预罚款通知书》 为31名工人追回被拖欠多年的血汗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4-30 18:10:35
18547
在北京房山法院,31名工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希望讨回被拖欠多年的220余万元血汗钱。执行局法官王得壮在公司人去楼空、财产全被其他法院查封的情况下,通过协调第三方、活用关联线索,靠一张《预罚款通知书》,就从一家与被执行人合作的公司里,帮工人们讨回欠款。

“法官,我们把活干完了,但是他们就是不给我们工资!”在北京房山法院,31名工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希望讨回被拖欠多年的220余万元血汗钱。执行局法官王得壮在公司人去楼空、财产全被其他法院查封的情况下,通过协调第三方、活用关联线索,靠一张《预罚款通知书》,就从一家与被执行人合作的公司里,帮工人们讨回欠款。

“法官,我们把活干完了,但是他们就是不给我们工资!”“我们都上有老下有小的,干活拿不到钱,我们怎么办呀……”2017年,朱某等31名工人参与某建筑公司分包的抗震加固工程项目,约定月工资5000元。项目结束后,因发包方未结清款项,工程公司拖欠工人工资共计220余万元。工人多次催讨未果,数年后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经调解,建筑公司承诺支付全部工资,法院对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但履行期限届满后,公司仍未履行支付义务,工人遂向北京房山法院执行局申请强制执行。

王得壮法官接到了这起群体性纠纷案件。“这是关系到众多家庭的收入,必须优先办理。”法官接到这起案件,第一时间就启动财产查控程序。可经过查询发现,该建筑公司名下的银行存款、房产、车辆等资产已被多家法院因多起纠纷查封,确无可供执行财产。

“我就想给他们打电话聊一聊,可这家公司欠的账太多了,管理层也都学会了如何躲避法官。”王得壮法官说,自己带着几名法警赶赴该公司所在地,想要调查其财务资料,没想到整栋楼都是空荡荡的,连桌椅都被搬空了,主管们电话不接,人也都不知躲去了哪里。

王得壮法官只能尝试逐一联系申请人,询问是否能够找到涉案建筑公司的一些财产线索。结果经过一系列调查、逐一询问申请人,均未发现相关财产线索,案件陷入“无财产可执行”僵局。

一名工人在电话里说,“法官,谢谢您打电话,我们怕打扰您办案,一直不敢主动联系您。我们都是干活儿的,哪能知道公司的财产呀。那公司如今什么样我们心里也清楚,如果实在要不回钱,我们也不会怪您,我还有活儿要干,我得挣钱,我先忙了……”

其实按照规定,此等情况法院本可以按照“终本”来结案。但对方朴实的言语,让法官鼻头一酸,他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些工人都是靠卖力气赚钱养家糊口的,他们有家人生病的,有孩子上学需要钱的,他们也需要生活。案子到了法官手里了,哪有看着申请人吃亏还不管的道理,我偏要试一试。”

为了尽快帮助当事人拿到拖欠工资,王得壮法官调整执行思路,通过审判执行系统检索建筑公司历史关联案件,叫上团队成员,对与该建筑公司有合作的、有纠纷的公司进行逐一询问。在询问了10多家企业后,最终在某设备供应商处得到建筑公司的债权线索,建筑公司正在内蒙古某地承包一项新建工程项目,且该项目发包方资金充裕,而通过法律相应规定,法院可以直接划扣发包方本应支付被执行的那部分钱款用于执行。

随后,王得壮法官通过网络信息,与该项目发包方项目经理郭某取得联系,提出“由发包方直接划拨工程进度款至法院账户,优先支付工人工资”。

王得壮法官说,通过了解,得知该公司在内蒙古的工程是一起民生工程,对方也表示担心一旦进度款被法院划拨,就会影响到当地的工程进度,从而影响后续拨款以及出现不能支付当地工人工资等一系列衍生问题,所以拒绝配合法院工作。

“如果强行扣划,或者对发包方进行处罚,极大可能会导致在建工程停滞,无异于‘杀鸡取卵’。”王得壮法官说,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如果拖下去,被执行人很可能提出开通第三账户进行工程款拨发,从而规避执行。

为了做活当前的执行困局,几经思考,王得壮法官提出了“一堵一疏”的解决方案,“先礼后兵”。他在与项目发包方项目经理沟通过程中,有意无意地透露了几种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的方式,被执行人可能规避的方法说了个遍,还强调了如此之下,可能对发包方公司造成的经营及信誉影响。

“光唠叨也不行,咱得动点真格的,才能让对方不再抱有侥幸心理。”王得壮法官说,当天,他就向发包方送达《预罚款通知书》但是暂不罚款,明确限定支付时间,堵住发包方拖延的路。还为对方进行普法。

王得壮法官介绍,在执行阶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之规定,有义务协助调查、执行的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除责令其履行协助义务外,并可以予以罚款:有关单位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扣留被执行人的收入、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转交有关票证、证照或者其他财产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对仍不履行协助义务的,可以予以拘留;并可以向监察机关或者有关机关提出予以纪律处分的司法建议。

“这其实可以理解为‘执行冷静期’,让他有时间权衡一下利弊。如果真的开了‘罚单’,那就将成为发包方公司档案上的‘污点’。”王得壮说,他也借着这个机会,向对方提出了一个既能给工人们拿到血汗钱,又保证内蒙古当地工程顺利进行的方案:法院每次至多只划扣30%的工程进度款,其余70%保证在建工程的顺利进行。

通过疏通执行渠道,最终各方主体均同意该方案,发包方公司分三次将钱款汇至法院账户,最终凑齐了工人们所需的220余万元。

随后,王得壮团队逐一联系31名工人核对银行卡信息,完成全部款项发放。此次执行中,王得壮在强制查封等常规手段的基础上,通过协调第三方、活用关联线索,“一堵一疏”破解了“无财产可执行”的难题,切实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王浩雄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李蒙_XN032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