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研发智能光计算芯片“太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04-16 09:32:04
18701
智能光计算是近年来新兴的计算模态,具备高速、低功耗等特性,有助于解决人工智能领域的算力与功耗难题。

记者从清华大学获悉,近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方璐副教授课题组、自动化系戴琼海院士课题组构建了智能光计算的通用传播模型,首创了分布式广度光计算架构,研制了全球首款大规模干涉—衍射异构集成芯片“太极”,实现了160TOPS/W(每焦耳160万亿次运算)的通用智能计算。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科学》杂志。

智能光计算是近年来新兴的计算模态,具备高速、低功耗等特性,有助于解决人工智能领域的算力与功耗难题。研发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算法结构方面,“化深为广”是分布式广度光计算架构的特点之一。“太极”架构源自光计算独特的“全连接”与“高并行”属性,化深度计算为广度计算,为实现规模易扩展、计算高并行、系统强鲁棒的通用智能光计算探索了新路径。

“太极”芯片首次赋能光计算实现自然场景千类对象识别、跨模态内容生成等人工智能复杂任务,有望为大模型训练推理、通用人工智能、自主智能无人系统提供算力支撑。(记者吴月)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辛丁零_XN005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