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州市区350公里有座奇楼,外形像圆圈,从明代至今不倒不塌

msn_ly
2025-02-08 15:00:06
61691

提到土楼旅游,许多游客首先想到福建省龙岩市和漳州市,毕竟土楼常见于客家人聚居的山区。然而,在距离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约350公里的平原地带,却有一座造型独特的土楼,与传统印象大相径庭。

这座土楼在导航上被标注为“元联圆楼”,位于揭阳市揭东县白塔镇元联村。当地人习惯称其为“土楼”或“狮头寨”,因其正门上方雕刻有一只威武的狮头浮雕。

元联土楼坐落于元联村的核心区域,是这座古村的标志性建筑。从空中俯瞰,它呈半圆形结构,外围环绕一圈,与周围典型的潮汕民居形成鲜明对比。

土楼前方有一口形状不规则的椭圆形水塘,据说是基于风水考量而建。这口水塘不仅为村民提供生活用水,还为整个环境增添了几分灵动之美。

元联土楼的外观让人联想到《大鱼海棠》中的场景。尽管看起来独特,其建筑结构充分运用了力学原理,具备极强的抗震、防御功能。一旦寨门紧闭,外人几乎无法轻易进入。

据传,元联土楼始建于明代,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具体建造年代已不可考。不过,正对大门的公厅内留存着一块石碑,记载着这座土楼曾在260多年前进行过一次重修。

过去,许多村民曾在土楼内居住,如今大部分房屋已被铁锁封闭,游览时只见到一户人家仍然留守其中。

元联土楼尚未开发为正式景区,甚至部分外地嫁入的年轻媳妇都未曾听闻其存在。周边村民对它习以为常,并未将其视为旅游景点,只有少数慕名而来的游客专程探访。

土楼是中国建筑史上的杰出创造,这种群居模式展现了客家人世代相传的团结精神。其坚固的地基与厚实的墙体相互支撑,使其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巍然屹立。

事实上,元联村的居民并不讲客家话,而是操一口流利的潮汕话。然而,追溯其祖源,他们确实是客家后裔,只是在潮汕地区长期生活后逐渐融入当地文化。从某种角度来看,潮汕人本身也是从中原、福建等地迁徙而来,因此某种意义上也可被称为“客家人”,但这一称谓与传统定义的客家族群有所不同。

旅游攻略:建议自驾前往,也可搭乘汕头、揭阳至白塔的巴士,部分线路会途经元联村。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