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最近,一位五岁女童佳佳的父母急匆匆地抱着孩子来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脸上满是焦急和担忧。孩子玩耍时误吞了磁力珠,家长刚开始并未察觉,直到佳佳开始喊肚子不舒服,他们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接诊的小儿外科主任医师吴强带领团队,通过反复对比影像资料后,发现磁力珠已经进入孩子的肠道。令人担忧的是,虽然大部分磁力珠已经彼此吸附成手链状,但仍有一颗磁力珠独立位于回盲部,无法与“大部队”汇合。这意味着肠道可能被磁力珠牢牢吸住,从而导致肠壁缺血坏死,甚至穿孔。
与家属沟通后,医生团队决定采用肠镜取出异物。这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能最大程度保护孩子的消化道功能。在内镜中心医生的协助下,吴强团队顺利将全部磁力珠取出,共计38颗。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术后佳佳恢复良好,第二天便顺利出院。
医生提醒,磁力珠这种小小的玩具,看似无害,实际上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五颜六色、小巧玲珑的磁力珠,看起来像糖果,冰冰凉凉的,极易吸引孩子放进嘴里。而一旦误吞,后果可能比想象中更严重。许多孩子在吞下磁力珠后并不会立即出现明显的不适,往往等到几天后开始腹痛、呕吐,甚至出现严重的肠穿孔、休克等情况时,家长才慌忙送医。
事实上,磁力珠的危险性远超一般异物。这些小球是由“万磁之王”钕铁硼磁铁制成的,磁场强度极高。据资料显示,国际规定14岁以下儿童使用玩具的磁力不得超过50高斯,而一颗磁力珠的磁力可能高达5000高斯,远远超标。这意味着,即便只是吞下两三颗磁力珠,它们在肠道内相互吸引,也可能造成组织坏死。
近年来,因误吞磁力珠送医的儿童案例屡见不鲜。据某儿童医院统计,每年因误吞磁力珠而接受手术的儿童病例不下百例,部分孩子甚至因延误治疗,导致肠道大面积损伤,不得不接受肠切除手术。这不仅影响孩子的健康,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在社交媒体上,许多家长开始呼吁禁止销售磁力珠玩具。有网友分享自家孩子的经历:一名3岁的孩子误吞磁力珠,起初毫无症状,几天后突发剧烈腹痛,送医后发现已造成多处肠穿孔,不得不接受紧急手术。还有家长感叹:“之前觉得磁力珠是益智玩具,现在才知道它是‘隐形杀手’。”
针对磁力珠的安全问题,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开始加强监管。例如,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曾多次发布警告,并对违规销售磁力珠的企业进行处罚。而在国内,尽管部分电商平台已下架相关产品,但在线下市场仍能见到磁力珠的身影。
家长们应当提高警惕,尽量避免给孩子购买此类玩具。如果孩子已经接触磁力珠,务必做好看护,确保孩子不会误吞。一旦发现孩子吞食异物,或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儿童玩具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每一个微小的疏忽都可能酿成大祸。或许,磁力珠的危险只是一个缩影,它提醒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确保他们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