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场上突发抽搐,癫痫真相让人心惊,隔夜饭菜暗藏杀机?

msn_ms
2025-04-14 17:00:16
19602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阳光正好,训练场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二十出头的小李,平时跑得比风还快,是队里的种子选手。正当他冲刺时,突然像断了线的风筝,猛地摔在地上。开始,队友以为他是跑岔了气,可没过几秒,他全身开始抖个不停,嘴里还冒出白沫。旁边的教练急得满头汗,赶紧拨了急救电话。救护车呼啸而来,小李被送往医院。医生检查后说,这是典型的癫痫发作,幸好送得及时,没酿成大祸。

癫痫这东西,听起来玄乎,其实离咱们并不远。数据显示,全球有5000万癫痫患者,中国大概有900万人。换句话说,100个人里,可能就有1个得跟这病打交道。别看它名字冷僻,发作起来可不含糊。神经元在脑子里“短路”,人就跟失了控的机器似的,抽搐、昏迷,甚至可能伤着自己。更吓人的是,有些发作来得太突然,周围没人帮忙,风险就更大了。比如,有记录显示,癫痫患者中每年有1%到2%的人可能因发作导致意外,甚至丢了性命。

那天小李的事儿,队里人到现在还心有余悸。有人悄悄议论,平时看他壮得像头牛,怎么会摊上这毛病?医生后来解释,癫痫不挑人,年轻力壮的运动员也有可能中招。原因?五花八门。可能是天生的基因问题,也可能是后天受了伤,比如脑子磕碰过,或者发高烧烧坏了神经。还有些诱因,藏在日常里,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关键时刻却能要命。

就说饮食吧,很多人不当回事儿,可它偏偏能给癫痫“递刀子”。隔夜的海鲜,听着挺香,可放久了容易生出组胺。这玩意儿一进肚子,可能会让脑子里的神经递质乱了套,增加发作的几率。研究说,长期吃高组胺食物的人,癫痫复发率能高出三成。搁谁身上不得多个心眼?还有那剩饭剩菜,米饭面条放一夜,蜡样芽孢杆菌可能就来“凑热闹”。这细菌的毒素,能让神经系统更不稳定。数据没骗人:有些患者吃了隔夜饭,发作频率愣是多了两三回。

蔬菜也别掉以轻心。绿叶子菜放久了,硝酸盐变亚硝酸盐,血氧一低,脑子就容易“闹脾气”。有研究发现,血氧水平下降时,癫痫发作的概率能翻倍。谁能想到,一盘隔夜菠菜也能成“隐形炸弹”?当然,也不是说吃了就一定发作,可对那些本来就摇摇欲坠的神经系统,这不就是雪上加霜吗?

除了吃的东西,生活习惯也得掰扯掰扯。暴饮暴食,年轻人谁没干过?可吃太撑,血流都跑到胃里去了,大脑“饿”得慌,神经元一激动,癫痫就可能找上门。有实验发现,暴食后,部分患者的脑电图能看出异常,神经兴奋性高得吓人。还有睡眠,熬夜刷手机的,哪个不是“夜猫子”?可脑子累狠了,调节功能一打折扣,发作的风险能高出五成。医生说,小李平时训练量大,休息不够,估计也是诱因之一。

情绪这块儿,也是个大坑。压力一大,急得火烧眉毛,体内应激激素一飙升,神经递质跟着乱。想想看,比赛前那股子紧张劲儿,谁没体会过?可对癫痫患者来说,这可能是“引线”。有数据支撑:高压力下,患者发作次数能多一倍。反过来,学会放松,冥想、听听音乐,病情都能稳不少。小李后来跟队友聊,说他之前老觉得自己“顶不住”,比赛压力像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小李的事儿,让队里人长了记性。教练现在逢人就唠叨:别老吃剩菜,睡觉得够,压力别憋着。队医还专门开了个小课,教大家咋识别癫痫发作。说白了,发作时别慌,先把人挪到安全地方,侧躺着,别让呕吐物呛着。千万别硬掰嘴,那样反倒伤人。等发作停了,赶紧送医院。这招儿,兴许哪天就能救条命。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