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镜新星科思明德年内完成两轮融资 IDG资本领投

动脉网
2023-12-12 11:53:58
1026
近日,软式内窥镜新星深圳科思明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IDG资本领投。

近日,软式内窥镜新星深圳科思明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思明德”)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IDG资本领投,老股东同伟创业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继续超额跟投。

本次融资也是科思明德继2023年1月完成Pre A轮融资以来,年内完成的第二轮融资。在新老股东的合力下,公司将持续强化软式电子内窥镜产品的创新与研发,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加速软镜行业的国产替代。

科思明德成立于2022年,公司专注于软式电子内窥镜创新产品的研发,致力于挖掘临床需求,精细打造优质产品,为临床用户提供最佳的诊断及治疗解决方案。科思明德团队具备丰富的产品研发及生产经验,围绕软式电子内窥镜平台构建了完善的底层技术储备,能实现主机、镜体的深度自研自制,全新的技术方案涵盖几十项专利技术。

目前,科思明德已推出全新的高端智能一体化软镜平台V1000,以及配套的创新型胃镜、肠镜产品,并围绕软镜平台布局了多项革新性产品,覆盖消化、呼吸、五官、妇科、泌尿等临床领域。

在2023年,公司陆续亮相上海春季CMEF、深圳秋季CMEF、消化内科专业峰会和论坛,公司产品凭借崭新的产品定义、高品质的图像质量和一流的操控性能,受到了行业的广泛关注。

根据部分权威世界卫生组织市场报告数据分析显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从40 岁以后开始快速升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重,消化道癌症发病率日渐增高。

在现阶段,由于中国民众对于早癌筛查认识不足并且对于胃肠镜检查的接受度有限,叠加内镜医师资源不足以及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等因素,中国目前仍存在早癌筛查意识较为淡薄、筛查体系不够完善、筛查普及率偏低等问题,导致中国目前仍然难以开展大规模的胃肠癌普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消化道早癌筛查、医疗基建、分级诊疗等多重利好政策推进,以及内窥镜新术式的开展,内镜诊疗需求快速释放,中国消化内镜市场规模正不断扩大。

目前,软式电子内窥镜仍是消化道癌症最主要的筛查和治疗设备。消化道癌前疾病和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逐渐成为共识。内镜下活检或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是消化道癌确诊的金标准,镜下切除癌前病变可降低消化道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然而,据中国医采网2021年招投标数据,内窥镜领域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不足10%,国内医院仍被进口品牌主导。国产厂家在镜体工艺、十二指肠镜、4K软镜、光学放大镜、超声内窥镜等细分技术领域仍亟待突破。据中信证券研究数据,软镜设备的国内市场容量快速增长,预计将于2025年达81.2亿规模,于2030年达到110亿规模。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消化道癌症早筛及诊断治疗需求将随之提升,其密切相关的软镜器械国产品牌将成为产业与市场关注的热点。同时,软镜作为兼具诊断和治疗功能的严肃医学产品,用户会非常重视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科思明德这样具备多年医疗器械产业化积累,既能把握技术创新,又能保证产品质量与稳定性的企业会更加受到市场青睐。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晚风_XN044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