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信达生物定下了一个庞大的目标,目前只实现了30%。
3月21日,信达生物公布2023年财报:全年总收入62.06亿元,同比增长36.2%。年内亏损10.28亿元,相较于2022年的21.79亿元减亏52.8%。
今年1月的JPM大会上,俞德超曾放出豪言:未来5年信达生物国内产品的收入有望达到200亿元目标。
要实现这个目标,信达未来4年都要保持30%以上的收入增长才有可能。目前公司拥有达伯舒、达攸同、耐立克、信必乐、福克苏等产品,商业化产品增至10款,撑起200亿元还是有难度的。
给俞德超勇气的可能是减肥药玛仕度肽,目前这款药物的减重适应症目前已提交上市申请,五项Ⅲ期临床临床好更多研究正在进行中。对标司美格鲁肽的话,诺和诺德2023年全球卖出211亿美元,玛仕度肽只要能卖出100亿元,豪言就会实现。
难就难在怎么卖出100亿。
三款单品支撑公司营收 2023年,信达生物产品收入57.28亿元,同比增长38.4%。除达攸同、耐力克之外,PD-1达伯舒目前仍是信达生物的核心收入来源。根据合作方礼来的财报显示,2023年达伯舒销售额是18.10亿元,同比增长32%。 作为第一款国产PD-1产品,达伯舒2019年首次进入医保目录,这比同类其他产品整整提早一年时间。凭借先发优势,信达生物早早占据确立市场主导地位。达伯舒已在中国获批7项适应症,是五大高发癌种的一线治疗药物。尤其此前在胃癌适应症领域,达伯舒与雷莫西尤单抗构成的胃癌一二线治疗产品组合,使产品销量持续上升。 PD-1战场上,施贵宝、默沙东、阿斯利康等跨国药企主攻院外市场,恒瑞、百济、信达、君实则在医保市场中厮杀。最近有消息传出,国内某PD-1生产企业已经通知员工延发工资,可见赶不上这趟车的已经永远赶不上了。 信达基本已经坐稳了自己的市场地位。2023年,信达生物销售费率49.3%,下降7.3%,表明信达生物的销售效率有所提升。 2023年,信达生物进行公司框架性的改革,对低绩效人员和岗位进行优化。对比年报的数据可发现,公司2023年员工总数为4872人,比2022年减少了422人,可以明确知道的是生产岗位减少约200人,研发团队基本不变,其余裁员应当发生在销售端。 销售端微调,相应减少了销售费用率。信达生物2022年的毛利率下降了9.8%,来到78.9%。去年信达减少生产岗位员工约20%以提升生产端的效率,2023年毛利率提升到81.7%,可谓立竿见影。 这些都不算是大刀阔斧的调整,但能看得出来,信达在财务管理上十分精细,200亿元目标可能真的不是吹牛。 减肥药“一个人的战斗” 玛仕度肽正在申报的减重适应症,被业界看成信达生物的下一张提升公司业绩的王牌。 玛仕度肽最初由礼来研发,但礼来后来决定开发另一款药物替尔泊肽,就把玛仕度肽授权给了信达生物。玛仕度肽是GLP-1R/GCGR双靶点激动剂,目前是全球范围内进展最快的在研产品之一。 今年1月,信达生物发布公告称,玛仕度肽在中国超重或肥胖成人受试者中的首个III期临床研究达成主要终点和所有关键次要终点。研究结果显示,玛仕度肽4mg组和6mg组受试者体重和多项心血管代谢指标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业内普遍认为,玛仕度肽有望成为首个国产减重GCGR/GLP-1R双靶点创新药。 不过,减肥药市场的竞争同样激烈。健识局获悉,替尔泊肽减重适应症的上市申请于2023年8月已获国家药监局的受理。礼来很快要把“主角”请上中国市场的舞台,“配角”玛仕度肽能否抢戏,就要看信达的本事了。 根据中信证券研报显示,2030年中国GLP-1类减肥药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83亿元左右。恒瑞、和泽、信立泰、派格生物、东阳光等多家药企均自研减肥药产品,进入临床Ⅲ期的药物已多达6款。面对未来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玛仕度肽能否成为“第二增长曲线”,目前信达生物还不能给予一个肯定的答案。 信达生物还有几款药物,并不具备高成长性的模样。托莱西单抗于2023年8月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成人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血脂异常。虽然全国有1亿患者,市场规模超过200亿元,但业界普遍认为,信达生物若想从集采市场和安进、诺华和赛诺菲之间杀出一条血路,绝非易事。 此外,与驯鹿生物合作开发CAR-T产品基奥仑赛注射液,虽已获批上市但同样面临市场的诸多挑战。 现如今,距离实现“200亿元营收”的目标还有5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