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条龙能多有“FUN儿”

新华社
2024-02-13 18:46:11
19402
卯兔送冬去,辰龙迎春来。新年伊始,天南地北、街头巷尾龙的形象无处不在,这只瑞兽能多有“FUN儿”......

卯兔送冬去,辰龙迎春来

新年伊始

天南地北、街头巷尾

龙的形象无处不在

这只瑞兽能多有“FUN儿”

请和我们一起开启寻龙之旅……

古典“Fun儿”

一提到龙文化的悠久历史

“中华第一龙”——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

必须占有一席之地

这条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

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

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

属中国已发现的时代较早的龙的形象之一

为研究龙的原始形态提供了重要物质资料

自玉龙发展至今

传统龙的形象日益具象

在各类艺术创作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传统建筑上的腾云之龙

新年花灯上的蜿蜒之龙

民俗艺人手中的舞龙……

古典“Fun儿”

流传千年历久弥新

游客在北京北海公园内参观九龙壁(2024年1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这是在南京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展示的长龙花灯(2024年1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新潮“Fun儿”

传统的龙

具有“驼头”“鹿角”“牛耳”等形象特征

而在新时代的潮流人类手中

这个瑞兽演化出千百种新潮“Fun儿”

有依托龙元素开发的龙年潮玩

消费者在北京的商场里挑选龙年文创产品(2024年2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田晨旭摄

有好看又好吃的“醒狮龙”花馍

有博物馆推出的文创龙

还有不少“跑友”用脚步绘龙

为新年祈福

随着甲辰龙年的到来

各种“龙”主题

成为潮流文化的核心创作元素

演绎出了千姿百态的新潮“Fun儿”

2023年11月29日,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龙墩墩”设计师林存真展示“龙墩墩”。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体育“Fun儿”

当冬奥吉祥物披上龙年“战袍”

“冰墩墩”也多了一份龙马精神的全新气质

“龙墩墩”公开发售之后

再度成为年货潮品

这是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2022年2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陈益宸摄

与此同时

北京冬奥会上的“雪游龙”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再度回到大众视野

冬奥虽谢幕“冰雪热”仍在

今年春节前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雪车雪橇项目在这里顺利举办

“雪游龙”见证了中国冰雪运动员的成长

2023年12月17日,陕西队选手胡慧兰在比赛中。当日,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女子单人雪橇项目比赛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进行。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而在龙年新春的大江南北

冰雪运动之风劲吹

冰雪经济火热

龙年的体育“Fun儿”劲头十足!

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游玩(2024年1月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2024年1月18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市民在内蒙古赛马场滑雪圈。新华社记者贝赫摄

国际“Fun儿”

春节前夕

北京环球度假区换上“龙年新装”

天幕巨龙花灯、“神龙大侠”阿宝、新春特别演出悉数亮相

亮出了中国龙的国际“Fun儿”

图为北京环球度假区内的天幕巨龙花灯。新华社记者杨淑君摄

去年年底

联合国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2月6日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农历龙年新春致辞

《牛津英语词典》首次收录Chinesedragon(中国龙)一词

向西方民众诠释了中国龙作为瑞兽的另一面

随着中国的春节文化与生肖文化在国际上广泛传播

中国龙受到国际社会喜爱

演化出众多活泼可爱的国际“Fun儿”

2024年1月25日,艺术家胡安·卡洛斯·帕斯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的家中绘制龙年春节海报。新华社记者孟鼎博摄

未来

随着文明互鉴的不断深入

中国龙将作为中外交流的“友谊大使”

带领中华文化继续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无论是古典、新潮、体育还是国际“Fun儿”

不变的

是我们对龙及其代表的传统文化与精神价值的致敬与礼赞

新的一年

祝愿每一位龙的传人

龙行龘龘,前程朤朤!

记者:李德欣、杨淑君、田晨旭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李蒙_XN032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