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悉,我国科学家经过7年研究,发现一类新型小胶质细胞,它们在年老猴和人的脊髓中累积,驱动运动神经元衰老程序。这一发现可为人类脊髓衰老的预警与干预研究,以及老年慢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员课题组、曲静研究员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完成,相关成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及灵长类动物的各种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但我们对于脊髓衰老的机制仍知之甚少。脊髓衰老的生物标志物有哪些?脊髓衰老的驱动力是什么?一系列关键科学问题亟待解答。”刘光慧说。
此项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系统刻画灵长类脊髓衰老生理行为及细胞分子变化特征,发现一种以高表达几丁质酶CHIT1为特征、可促进运动神经元衰老的新型小胶质细胞,命名为AIMoN-CPM。团队还揭示了其通过旁分泌几丁质酶CHIT1激活SMAD信号通路,进而触发运动神经元衰老的新机制。
“这一发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脊髓衰老及老年群体多种慢病共存问题,有望为延缓人类脊髓衰老、防控退行性疾病提供新思路。”张维绮说。(记者张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