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棱,冰凌在屋檐下悄然融化,水珠在青石板上溅起清脆的音符。我站在院门外,远远地望着那一树盛开的玉兰花,忽然间,心头涌上了一股春天的气息。那种混合了冰雪与泥土、带着些许苦涩却又让人难以忘怀的香味,仿佛是来自家乡的呼唤,它与那些年少时的记忆交织在一起,像母亲在衣襟里缝制的那抹乡愁,在每一个时节的转折点悄然绽放。
那是一个季节交替的时期,青黄不接的岁月里,荠菜曾是我们依靠的希望。想起那年惊蛰时节,屋檐下的冰凌垂得老长,寒冷的冬天几乎把所有的希望都冻结了。粮仓已经空空如也,家里的一切都面临着困境。母亲带着我们走出家门,来到向阳的坡地上,开始寻找那一丝能够带来希望的绿色。她的手指冻得僵硬,但她依旧坚定地扒开厚厚的积雪,竟然在底下找到了新鲜的荠菜。那些叶片上依旧凝着冰晶,仿佛是春天的使者,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机。
那一夜,灶台格外热闹,母亲忙碌着准备晚餐。她用玉米面与荠菜一起搅拌,做成了香喷喷的饼子。锅里煮着一锅热气腾腾的糊涂面,面上漂浮着翠绿的荠菜叶,宛如点缀着的翡翠。最珍贵的,莫过于那一盘荞麦蒸菜了。荠菜裹着荞麦面,像是春天的梯田,层层叠叠地堆在竹蒸屉里,蒸汽升腾,带着青草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屋子里。我们围坐在老旧的榆木桌旁,口中咀嚼着那些带着泥土芬芳的食物,每一口都是对大地的感恩。
然而,时光流转,记忆也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模糊了。两年前的清明节,我回到了故乡。村口停满了新款的轿车,穿着冲锋衣的城里人举着手机在麦田里拍照,仿佛在把乡间的春光做成一张张“网红”照片。孩子们在田间玩耍,随意地拔起荠菜,却并未珍惜这份来自大地的馈赠。看着这一切,我的心情有些复杂。母亲依旧蹲在田头,默默地把那些被人遗弃的荠菜捡进篮子里,她的背影与二十年前那个忙碌的身影重叠在一起,仿佛岁月从未改变过她的坚持和勤劳。
傍晚,炊烟升起,母亲依然做着那道最能让人怀念的家常菜——荠菜饺子。饺子的皮是小麦的月色,馅料是春天野外的碧绿。咬破薄薄的饺子皮,那一瞬间,清泉的甘甜与泥土的芬芳在口中爆发开来,仿佛回到了那些湿气弥漫的早晨,回到了那个永远不会忘记的故乡。
如今,虽然身在南方,木棉花已经开得如火如荼,但我依然在自己的书桌上放了一瓶母亲寄来的荠菜花。这些细小的白色花朵像是散落的星星,静静地述说着属于故乡的春天。在大城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中,偶尔也能从这些花朵中找到一丝温暖,仿佛它们成了我通往故乡的桥梁。或许,每一个远离家乡的人,心中都有那一道属于故土的暗门,而这道门,正是荠菜那清苦的味道。每当忙碌的都市生活让人迷失方向时,荠菜的香味便成为我们回家的信号,带领我们重新找到失落的自己。
荠菜,作为一种春季野菜,早已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象征。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食材,更是一段属于大地、属于故乡、属于那些年少时光的情感寄托。它用最朴实的方式,把我们从浮躁的生活中拉回到那片充满温暖和回忆的土地上,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重新找回初心,感受到生活的平凡却深沉的美好。
现在,每当我偶尔回到故乡,那些被时间洗刷过的景象便又在我眼前浮现。母亲依旧在田头采摘那些新鲜的荠菜,厨房里弥漫着那熟悉的香气,而我在那片泥土的芬芳中,找回了最初的自己。或许,正是这种简单的生活和食物,成就了我们心中最深沉的感动。无论走得多远,记忆里的荠菜香始终会在每一个清晨,唤醒我们内心最温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