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品牌营销发展报告蓝皮书发布

太古里声浪
2024-02-01 16:25:24
39172
蓝皮书基于数据探讨、分析“营销传播与销量”、“营销传播与品牌/车型印象”的关系,提出了“营销余量”、“全网印象”等概念。

编辑 | 方圆

2月1日,车问网联合四度传播研究院™发布《中国汽车品牌营销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

蓝皮书基于数据探讨、分析“营销传播与销量”、“营销传播与品牌/车型印象”的关系,提出了“营销余量”、“全网印象”等概念。

蓝皮书数据显示,2023汽车品牌视频营销传播数据增幅超过78%,其中微博传播数据增长60%以上,APP平台增长36.66%。网站提升129.72%(基数相对较低)。不过,微信和论坛的营销传播数据同比下滑。

2023年50个汽车品牌的营销传播正向声量占比较2022年下降3.11%,通过社交网络暴露出的汽车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售后服务问题等也越来越快地被传播出去,这些负面舆论和事件导致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降低。不过,合资汽车品牌的正向传播数据略好于中国品牌。

2023年汽车企业营销余量数据显示,中国品牌汽车企业营销传播更有潜力、日系品牌汽车企业和韩系车企保持了较好品牌好感,德系和美系品牌汽车企业好感度在降低。

渗透率快速增长的新能源车在操控、动力、服务等12个维度衡量下,价格和动力最为被关注,在总声量中57.25%的内容与价格相关、46.37%的声量与动力相关。不过,操控和安全分别占比为16.88%和17.64%,相对较低。同时,在平均全网印象对比中得分最高的维度是安全和操控维度,得分为89.15和86.97。全网印象得分最低的是价格,得分为63.35,说明受众对价格维度的负面情绪最高,对于该维度的认可度最低。

从反映车型的12维度画像来看,全网受众对价格是最不满意的,这可能是买方与卖方之间永远不易调节的矛盾。此外,蓝牌的安全得分要高于绿牌得分,说明受众对新能源车的安全性还有一定担心;蓝牌能耗明显好于绿牌,说明受众对绿牌车的里程焦虑还是存在的。

据介绍,四度传播研究院(SAC)™监测的80款车上市时间内的全网印象,实际上不同时间段、每款车的全网印象都会发生变化。

蓝皮书认为,2023年中国汽车品牌营销有六种趋势

1、汽车营销传播大战内卷加剧。四度传播研究院(SAC)™重点监测的50个主要汽车品牌在月均声量和月均四度得分均比2022年有所增长。汽车高管声誉传播和新车上市传播数据显示,2023年的平均声量比2022年增幅很大。

2、中国品牌营销传播优势减弱,合资品牌后来居上。综合评价汽车品牌声誉传播的SES™四度得分,2022年中国品牌还处于领先地位。但从2023年开始,中国品牌优势不再,甚至有些月份已经被合资品牌超越。

3、造车新势力负面堪忧,新能源车更易引发热议。无论是造车新势力企业还是新能源(绿牌)车,在声量巨大而且互动较热的情况下,综合评价汽车品牌声誉传播的SES™四度得分都不高,主要还是“友好度”拖了后腿,负面太多。

4、负面信息增长迅速。汽车品牌传播中负面信息从2022年下半年就开始呈现增长的态势。这其中,中国品牌的负面信息量较高,2023年负面信息占比平均为10.05%,合资品牌的负面信息占比平均为8.59%。

5、媒介选择出现固化趋势,但汽车企业仍有不同偏好。汽车品牌声誉传播选择APP客户端的最多,其次是微博。中国品牌选择APP客户端最多,占48.47%,然后是视频。

6、汽车品牌营销传播的误区越来越多。虽然中国汽车品牌营销传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很多误区。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太古里_XN039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