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间,恒大物业公告履行复牌指引,已向联交所申请于8月3日恢复买卖。
恒大系中唯一有盈利的上市公司
暴跌近50%
恒大物业今日复牌交易,开盘报1.46港元/股,下跌36.52%,随后快速下行,盘中跌超50%。
截至收盘,恒大物业报1.21港元/股,下跌47.39%,总市值130.81亿港元。
恒大物业停牌始于2022年3月21日,在停牌前恒大物业股价为2.3港元/股,总市值248.65亿港元。
据此计算,恒大物业复牌市值蒸发115.56亿港元。
作为三家恒大上市公司中第一家补充披露财报的公司,对比恒大汽车、中国恒大以百亿、千亿为单位计算的亏损额度来看,恒大物业的财务指标看起来最为健康。
2021年,中国恒大陷入流动性困难,恒大物业当年持有人应占净利润亏损3.16亿元。2022年度恒大物业总营收约118.1亿元,其中基础物业管理收入约94.4亿元,同比增长约4%,毛利润约27.2亿元,净利润约14.8亿元;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恒大物业总资产约71.5亿元;截至今年5月31日,公司总签约建筑面积约8.17亿平方米,签约项目总数3152个,有2759个在管项目,其在管总建筑面积约5.06亿平方米,为超过330万业主提供物业管理服务。
目前,恒大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仅中国恒大还在等待复牌时间。
根据港交所规则,交易所有权将已连续停牌18个月的任何证券除牌。据此估算,中国恒大复牌的最后期限将是今年9月20日。
被占用134亿尚未追讨成功
除了财报以及可持续经营能力,阻碍恒大物业复牌的关键因素是对134亿元的质押担保被相关银行强制执行进行独立调查以及更正措施。
恒大物业停牌时,正值2021年财务报告审核,恒大物业发现公司有约134亿元存款,为第三方提供的质押保证金已被相关银行强制执行。
根据其发布的调查报告,2020年12月28日—2021年8月2日,恒大物业的6家附属公司通过8家银行,为第三方融资提供存款质押,相关资金通过多种渠道划转至恒大集团。此后,该质押担保期限届满,因触发质押权实现条件,相关银行划转了合计134亿元存单存款。
受此影响,恒大物业2021年年度、2022年中期、2022年年度的三份财报也未能在规定期限内进行发布,直至今年6月初。
恒大物业表态称,正在积极、努力採取各种措施追讨损失,包括与恒大集团商讨偿还该质押所涉及款项的方案、论证诉讼等其他法律措施。公司将通过进一步公告的方式向市场通报进展。
全文综合自:第一财经、证券时报·e公司、公开数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