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随着中韩关系的回暖,中国推出了针对韩国游客的短期免签政策。这一政策迅速吸引了大批韩国游客前往中国旅游,掀起了一股热潮。
上海作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不仅拥有丰富的景点,还以多样的美食闻名,成为韩国游客的热门打卡地。然而,部分韩国游客的消费习惯却引发了争议,尤其是他们在用餐时的“节俭”行为。
一些网红餐厅因大量韩国游客涌入而承受了不小的服务压力,而免费水果和小料则成为讨论的焦点。韩国游客的这些做法背后,是否存在文化差异?
2024年11月8日,中国正式宣布对韩国游客实施免签政策。此后,韩国游客大量涌入,推动了中国多个城市的旅游业增长。
上海、北京、广州等国际化城市成为首选目的地,尤其是以美食和商业繁荣闻名的上海,更是迎来了大批韩国游客。据携程数据显示,免签政策实施后一个月内,韩国赴华游客增长率高达40%。
社交媒体上,不少韩国游客分享了他们在上海的旅行经历。从外滩夜景到本帮菜,从武康路潮流店到迪士尼乐园,韩国游客的足迹遍布各个角落。
网红餐厅更是他们的最爱。例如南京路上一家羊肉串店,每天下午五点开始,门口就排满了韩国游客。据店员介绍,“排队三小时吃羊肉串”已成为常态。而在知名火锅连锁品牌海底捞,韩国游客的身影随处可见。有服务员表示:“为了更好地服务韩国游客,我们不仅增加了韩文菜单,甚至部分店员也在学习简单的韩语。”显然,韩国游客的到来,不仅推动了中国旅游经济,也促进了两国的民间交流。
尽管韩国游客为中国旅游市场带来了活力,但他们的一些消费习惯却引起了争议。在许多中国人看来,韩国游客的“特种兵旅游”模式既紧凑又讲求性价比,同时也展现出较为“节俭”的一面。
免费水果和小料成为韩国游客重点关注的区域。在海底捞等自助餐厅,免费提供的水果和调料台往往被韩国游客“攻占”。据目击者描述,有的韩国游客直接用餐盘装满西瓜、橙子、哈密瓜,甚至带回桌上慢慢享用。一名服务员无奈地表示:“他们点菜可能不多,但水果盘一定是满的。”
对于不少中国消费者而言,这种行为显得有些“占便宜”,甚至被调侃为“薅羊毛”。
在网红小吃街,韩国游客的消费习惯也频频引发讨论。南京路的一家羊肉串店老板表示:“韩国游客通常只点几串肉,但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这导致高峰时段店内翻台率下降,其他顾客的等候时间大幅延长。社交媒体上,有网友戏称:“这哪里是吃饭,简直是‘吃个氛围感’。”
此外,韩国游客在品尝中国美食时,还会进行“韩式改造”。有人用泡菜拌羊肉串,有人用生菜包火锅涮肉,甚至还有人尝试“辣椒面蘸西瓜”,让不少中国网友哭笑不得。对此,一些餐馆老板表示,尽管这些吃法独特,但并不影响他们对韩国游客的热情招待,毕竟,这也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
韩国游客的“抠门”行为,实则反映了中韩两国在饮食文化和消费观念上的不同。
首先,物价差异是重要因素。在韩国,水果价格较高,一个普通大小的西瓜可能高达200元人民币,而哈密瓜、草莓等水果更是被视为“奢侈品”。相比之下,中国餐厅提供的免费水果对韩国游客而言无疑是一种“福利”,这也解释了他们为何热衷于自助餐厅的水果区。
其次,饮食习惯不同。韩国人偏好清淡饮食,喜欢生食海鲜、搭配泡菜,而中国的火锅、烧烤等重口味菜品则与其饮食习惯大相径庭。因此,韩国游客在中国餐馆进行“韩式改造”,更多是一种适应与探索。
在这场文化碰撞中,我们不仅看到韩国游客对中国美食的兴趣,也感受到他们独特的旅行方式。随着中韩交流的深化,这些争议或许会逐渐转化为理解与包容,让更多游客在中国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旅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