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再陷资本市场争议:前雇员内幕交易罪名成立 最高判处25年监禁

医药经济报
2024-01-26 11:34:36
19751
近日,美国纽约南区联邦法院宣布,前辉瑞雇员AmitDagar内幕交易罪和共谋内幕交易罪名成立,最高可判处25年监禁。

近日,美国纽约南区联邦法院宣布,前辉瑞雇员AmitDagar内幕交易罪和共谋内幕交易罪名成立,最高可判处25年监禁。

据了解,Dagar于2017年至2023年1月在辉瑞工作,2023年6月,Dagar因根据临床试验结果的预先信息采取行动而被美国当局指控犯有内幕交易罪。当时,辉瑞发言人表示:“本案中的指控涉及辉瑞前雇员违反公司政策的个人行为。辉瑞会认真对待,并配合政府的调查。”

业内人士指出,内幕交易会破坏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损害遵守规则的普通投资者利益。一旦投资者失去对于市场的信任,将对市场生态造成极大的伤害。

高管靠内幕获利,缘何“铤而走险”?

一次铤而走险,换来最高25年的监禁重罚。

AmitDagar曾是辉瑞的高级统计项目负责人,在工作中需要协助管理统计临床数据。2021年7月16日,辉瑞启动名为EPIC-HR的临床研究,以评估Paxlovid治疗高危非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疗效。

2021年11月,辉瑞公布了数据。EPIC-HR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Ⅱ/Ⅲ期临床,共纳入2246名成人患者,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在症状出现后三天内接受治疗的患者中,相关住院或全因死亡减少了89%,此外,观察到与中期分析一致的安全性特征。

随后,根据这项研究的数据,2021年12月,Paxlovid获得FDA的紧急使用授权。此后,该产品市场销售一路攀升,2022年全球销售额达到189亿美元,成为当年最畅销的小分子药品。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称,就在结果公布的前一天,2021年11月4日,Dagar得知临床试验结果积极,并且公司将在11月5日公布临床数据。

没有更多的犹豫,Dagar当天就购买了短期的辉瑞看涨期权,包括第二天到期的期权。而且,Dagar还向一位好友透露了这个消息。

11月5日,辉瑞在开市前公开发布了积极研究结果。辉瑞的股价随之大幅上涨,收盘时涨幅仍超过10%。而在整个11月份,辉瑞股价涨幅超过20%。

随着辉瑞股价扶摇直上,在接下来的几周里,Dagar通过出售辉瑞看涨期权获利超过27万美元,他的好友也从内幕交易中,获得了超过6万美元的利润。

另外,SEC还表示,Dagar的朋友还将消息透露给了第三人,此人也赚了近3万美元。

内幕交易背后的利益诱惑巨大,尤其是在业绩上行期,关键临床试验的进展,对从业人员职业诚信带来了考验。行业人士指出,公司高管利用信息优势进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行为,不仅违反了相关规定,更是对职业道德和投资者信任的公然挑战。

辉瑞股价一路下行,几时迎来市场拐点?

在此之前,辉瑞也曾爆出内幕交易丑闻。

2021年8月17日,SEC指控一名前Medivation高管MatthewPanuwat在五年前辉瑞收购该生物技术公司之前从事非法内幕交易行为,其从中获利超过10万美元。SEC称,当时MatthewPanuwat在得知有关该交易的高度机密信息后的“几分钟内”,以及在2016年8月公开宣布之前的“短短几天”,买入了一个可比较的公司Incyte的股票期权。

2020年11月9日,辉瑞宣布其研制的mRNA新型新冠疫苗有效性达到90%,消息一出,公司股价大涨15%。当天,辉瑞CEOAlbertBourla出售了自己所持有的62%公司股票,总价值将近560万美元;辉瑞的另一位高管、公司执行副总裁SallySusman同一天也以相同价格出售了43662股股票,交易价值超180万美元。

虽然辉瑞回应称,此次卖出股票属于一项此前已经确定的出售计划。根据SEC规则,上市公司大股东和内部人员可以在预定的时间出售预定数量的股票,因此并未对此事件发起调查。但公司高管在公司股价暴涨时减持“止盈”,这巧合的时间点也引起了不少争议。

显然,让辉瑞备受资本市场争议压力的另一个叠加因素,无疑是股价的下行。随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消退,辉瑞的业绩也回落至以往水平。

2023年10月31日,辉瑞公布2023年三季度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42.47亿美元,同比下降42%,净利润54.88亿美元,同比下降79%;其中Q3公司实现营收132.32亿美元,同比下降42%,净利润亏损23.82亿美元,这是辉瑞自2019年以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

在业绩下滑的同时,辉瑞在新药研发上也难言顺利。

不完全统计,2023年,辉瑞一共终止了20项临床试验,包括11个临床2期项目,9个临床1期项目,涉及炎症和免疫、肿瘤、心血管和代谢、罕见病、抗感染、疫苗等。

业绩压力、市场预期下滑以及研发项目失利,使得辉瑞股价在2023年持续走低,并多次传出裁员的消息:

10月10日,有媒体报道,辉瑞正在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Boulder)的研究机构进行裁员。

10月27日,据报道,辉瑞公司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其将关闭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KitCreek工厂和Durham临床制造工厂。该公司表示,关闭这些工厂是辉瑞此前宣布的成本调整计划的一部分。

10月30日,根据新泽西州发布的《工人调整和再培训通知》(WARN),辉瑞将在新泽西州格拉德斯通裁员791人,计划将于2024年2月生效。

11月3日,辉瑞在其位于密歇根州的新冠药物和疫苗工厂也进行了一轮裁员,共裁员200人。

11月8日,据报道,辉瑞计划在爱尔兰Newbridge的工厂裁掉100名员工。

事实上,医药公司的核心资产是其产品管线,无论是在研产品的临床研究数据,还是上市产品的市场销售数据,数字信息背后常常可以对企业股价涨跌带来影响。资本市场认为,如今的辉瑞正在经历一场严峻的考验,为了降本增效,辉瑞已经采取了裁员、关厂、砍管线等一系列自救措施。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晚风_XN044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