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身穿花棉袄的机器狗载着“夏雨荷”巡游,百戏陶俑灯组在灯会上击鼓,数字技术带来沉浸式体验……今年春节,一系列融合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创意活动让济南市民和游客眼前一亮,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碰撞出新火花。
在文旅融合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济南不断探索科技赋能文旅的新路径,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吸引大量游客,推动文旅消费升级,为城市发展注入全新活力。如今,科技加持下的济南文旅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蛇年春节,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内张灯结彩,第44届天下第一泉迎春花灯会在科技加持下焕然一新,成为泉城新春的亮点。
今年的花灯摆脱了以往的静态展示,在精密机械装置驱动下变得灵动鲜活。“湖畔雨荷”轻轻眨眼,“灵蛇宝宝”俏皮摆头,六边形大宫灯可360°旋转,传统形象焕发新生机。在趵突泉景区悠然轩东侧小路,“观鱼游”灯组趣味十足,红色锦鲤与蓝色祥云相映成趣,地面投影出的锦鲤游动不止,吸引孩子们驻足互动,感受年俗的乐趣。
本届灯会创新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让花灯、泉水、园林相得益彰,增强观赏体验。不仅如此,灯会还首次引入香氛系统,实现多感官互动。“如梦令”“文瑞长廊”等灯组伴随荷花香气,让游客仿佛置身古诗意境之中。市民王女士首次在济南过年,被《如梦令》灯组深深吸引:“一走进灯组,淡淡荷香扑鼻而来,科技感十足,整个赏灯过程沉浸感满满。”
除了科技创新,灯会也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呈现。例如,“手龙绣球”灯组将山东非遗舞蹈手龙绣球灯艺术融入花灯,通过水面投影呈现龙、绣球、锦鲤交融的画面,象征生机与希望。“百戏陶俑”灯组则以济南博物馆馆藏西汉彩绘乐舞杂技陶俑为蓝本,创新人物形象,让灯组展现乐舞杂技场景,令文物“活”起来。
北门入口处的“戏韵泉城”灯组更是集形、色、声、光、动于一体。该灯组以吕剧、山东梆子为灵感,戏曲云肩为设计元素,配以鲜艳色彩、悠扬曲声和浪漫香氛,呈现曲山艺海的独特魅力。
作为济南年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下第一泉迎春花灯会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既展现匠心工艺,又融入创新科技。尽管元宵节已过,花灯会依旧成为人们新春记忆中的一抹璀璨亮色,为新的一年增添美好祝福。
在“文化热”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山东博物馆、山东美术馆等文化场馆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依托科技创新,这些场馆打造多维沉浸式体验,为观众带来全新感受,推动文旅消费升级。
山东美术馆内,科技与艺术交融,处处充满创意。正在展出的“人智时代——第三届济南国际双年展”通过“科技+艺术”融合,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吸引大量观众,近两个月线下参观人次已突破40万。
除了双年展,美术馆的“灵境·穿越灵犀之界”沉浸式数字艺术特展同样人气高涨。该展运用体感设备,打造奇幻互动场景,自开幕以来已接待2.4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达1400人,总门票收入超115万元,带动文创销售增长。此外,“炁界”数字艺术空间自1月10日开放以来,也吸引众多游客体验,仅一个月就接待1.5万人次,门票收入突破80万元,进一步拉动咖啡甜点等配套消费。
山东美术馆馆长杨晓刚表示,美术馆正向城市艺术综合体方向发展,提供“一站式”文化艺术体验,以科技创新驱动文旅消费增长,打造新的文化消费热点。
与美术馆仅一街之隔的山东博物馆同样借助科技提升观展体验。博物馆运用数字化技术,对部分馆藏文物进行3D建模展示,让观众通过互动探索文物细节。春节期间,山东博物馆接待观众超15万人次,其中外省游客占比超过50%。
济南在科技赋能文旅方面已迈出坚实步伐,并不断探索创新,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拓展文化体验边界,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与惊喜。未来,济南将继续深化文旅融合,拓宽科技应用场景,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文化旅游新模式,推动城市文旅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