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清明节将至,空气中弥漫着春天的气息,田野里绿意盎然,正是野菜最鲜嫩的时节。最近,在外冈镇葛隆村的一处老宅里,几位村民围坐在一起,忙着揉面、拌馅、蒸炸,整个屋子里都充满了青草的清香。艾草青团的制作已经成为这里代代相传的习俗,每年清明前后,这股熟悉的味道便会准时出现在家家户户的餐桌上。
“这艾草可不是随便摘的,叶子颜色越白,香味越浓郁。”陆明贤阿姨一边整理着新鲜采来的艾草,一边向大家传授经验。对于村里人来说,清明时节吃青团,不仅是一种仪式感,更是对春天的一种致敬。
制作青团的第一步是熬制艾草汁。鲜嫩的艾草需要先捣碎成汁,再倒入铁锅里,小火慢熬。锅里的艾草汁慢慢变浓,泛出油亮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独特的青草香。这时,再将糯米粉一点点加入,边加边搅拌,直到整个锅里的面团呈现出淡淡的绿色。
“青团要好吃,皮子一定要够筋道,艾草的味道才能充分渗透进去。”陆明贤阿姨的双手熟练地揉搓着面团,绿色的光泽在指间流转,直到面团变得光滑细腻。
邻居管素英也闻讯赶来帮忙,两位阿姨配合默契,捏起一小团面团,拇指轻轻一旋,团出一个小窝,放入竹笋肉馅,再轻轻一捏收口,翠绿的青团便成型了。随后,它们被整齐地摆放在粽叶上,等待入锅蒸熟。
趁着蒸青团的功夫,阿姨们又开始忙活起另一道春日美食——草头饼。草头这种野菜在这个季节正是最鲜嫩的时候,带着一股清甜的青草香。将草头切碎,与糯米粉混合,再浇上滚烫的开水,一股清香瞬间弥漫开来。揉好的面团被分成一个个小剂子,用掌心轻轻压平,变成薄薄的圆饼。
“刺啦”一声,草头饼滑入油锅,边缘立刻泛起金黄色,在热油的包裹下慢慢鼓起,像极了春天的新叶。“刚出锅的草头饼,外皮酥脆,里面软糯,一口下去,满嘴都是青草的香味。”村民全亦陈笑着说。
厨房里柴火噼啪作响,腾腾热气里,艾草的清香、糯米的甜味、竹笋的鲜嫩交织在一起,仿佛整个春天都被浓缩在这一口咬下去的滋味里。这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乡愁,是记忆深处的味道,是岁月沉淀下来的传统。
或许,生活就是这样,在忙碌中寻找片刻的宁静,在传统里寻回最简单的幸福。这个清明,不妨也亲手揉一团青团,尝一尝这带着泥土气息的春日美味,让这一口来自大地的清香,唤醒你对春天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