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投资界(ID:pedaily2012)2月27日消息,类器官智能设备及芯片研发商——黑玉科学于近期完成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参与方包括水木梧桐、方正和生,杭州资本旗下国舜投资、产业方投资者,老股东泰格医药旗下泰煜投资、红杉中国持续加注。深渡资本担任本轮财务顾问。
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设备生产、注册申报以及市场拓展、启动生产基地建设,并加速多条创新产品线的推动。据介绍,黑玉科学已在武汉建立部分管线生产基地,将与当地及周边重点医院开展更深入的合作,未来也将持续推动在全国其他地区研发基地建设与商业拓展。
黑玉星岩科学技术(杭州)有限公司(“黑玉科学”)是以类器官科学为核心技术的研发型生物医学企业,拥有类器官智能设备及芯片研发中心、类器官精准医学检验实验室、国际新药研发平台、人源类器官生物库。企业核心科研人员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顶级生物医学团队及罗氏制药等国际医药巨头,在全国多地广泛建立了精准医学检验实验室及市场、临床、科研资源。企业拥有黑玉科学-华中科技大学类器官联合研发中心,核心产品覆盖类器官智能设备、类器官芯片及试剂盒、临床检测及药物研发服务,类器官数据库及AI应用软件系统,全面打造类器官智能设备、芯片及生物医药技术商业应用平台。
黑玉科学核心研发团队早在七年前就已深度聚焦类器官/类器官芯片领域,并逐步深入至包括体外干细胞3D培养技术在内的相关技术研发。公司持续聚焦于生物科学领域的技术创新,致力于突破国内创新科研/医疗器械的技术禁锢,利用类器官发育生物学技术,结合类器官微流控芯片平台体外模型替代传统动物模型实验。
为了更大规模化和高效地培养类器官,李一伟教授团队开发了针对类器官高通量、高均一建模的微流控类器官芯片技术,能精准地控制类器官初始化之前的细胞种类和配比,也能精准控制每个类器官的微环境,可以有效保障均一性,缩短生长周期。
基于在微流控芯片和类器官工程方面的研究积累,“华中科技大学-黑玉科学类器官联合研发中心”自主研发了“类器官自动培养药敏一体化智能设备”,不仅能够实现从类器官建模、观测、分析、调控,测试药物递送、数据AI分析、测试报告出具的全流程自动化操作,还能解决诸如肿瘤迁移及异质性影响等问题,形成在上游制造端和下游检测端建立高通量自动化的精准医疗及科研全链条类器官智能方案。
类器官作为一个体外微组织、微器官,与微流控芯片技术进行结合之后,可以更好地从技术层面去控制其组织模型从时间到空间序列上的排布,通过自动化平台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映射到AI数据库当中。从生物库到AI数据库的映射平台,加上整套自动化一体机方案,才可能构成真正智能化的类器官智能制造。目前,国内外各实验室及从事相关服务的企业普遍使用传统手动类器官培养+细胞培养孔板构建方式,或者利用近年来普遍的大尺寸“自动化工作站”(依靠传统机械臂与转板、点样、移液、离心、光学模块组合、使用96、384孔等传统细胞孔板作为培养耗材的半自动化工作站模式)进行类器官科研及商业开展,但整体类器官建模及测试效率、建模均一化及小型桌面化程度低。针对以上应用痛点及市场整体技术瓶颈,黑玉团队自主研发基于类器官芯片的“类器官自动培养药敏一体化智能设备”技术体系则完美突破并解决了这些重大问题。
据了解,围绕该自动化、一体化智能设备及类器官芯片,黑玉科学团队正在全国范围内洽谈产业基地落地以进行注册、量产以及商业化推广。
市场与商业化拓展方面,黑玉科学已经在全国范围内与重点医院、企业等开展了一系列深度合作。2023年11月,黑玉科学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等数家参与单位成功获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与信息融合(BT与IT融合)”专项,利用类器官智能设备及芯片体系药敏数据结合AI进行多药物复方联合用药预测;并与北京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等建立了广泛合作,以期能够围绕类器官技术、类器官自动化设备开展一些规模化的临床试验,加速技术转化并造福更多患者。
在未来发展策略方面,黑玉科学团队表示,公司正在积极为临床端相关技术标准制定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撑;生产基地方面,公司在全国多地分别设立了标准化的GMP实验室;研发体系方面,公司已与华中科技大学深度合作,共同合作建立了类器官联合研发中心。此外,企业计划未来逐步拓展海外合作,将智能设备及配套的类器官芯片产品管线与海外市场和科学研究项目进行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