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年来,京津冀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让资源合理流动和配置,并通过协同创新实现生产力再造。
政事儿工作室推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效访谈录”,全景展示京津冀新发展、新变化。
蓟州区位于天津市最北部,幅员面积159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840.5平方公里、平原面积504.72平方公里、洼地面积245.2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949个行政村和3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79万人。这里山清水秀、人文荟萃,素有“山水蓟州、京津花园”美誉。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蓟州区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实践新篇章贡献蓟州力量。”天津市蓟州区区长张建宇近日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说。
谈蓟州区优势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交通独特”
新京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中,蓟州区有哪些优势?
张建宇:我们立足资源禀赋优势,更好服务京津“双城”,制定出台了《蓟州区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方案(2023-2027年)》,谋划实施了“1+4”工程,即规划建设一个特色承接平台,深入实施“资源承接”“农品进京”“引客入蓟”“黄金走廊”四大工程;明确了“三地一城”的目标定位,即努力建设非首都功能特色承接地、京津城市服务保障基地、国家休闲度假目的地、宜居的山水文化名城,总体发展路径更加清晰。
谈文旅产业发展
“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2万人”
先后提升建成景区25家,旅游业辐射到全区15个乡镇,旅游特色村(点)达到120个,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2万人,带动农民就业6万人,受益人口达18万人。2023年,全区接待游客236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1.5亿元,较历史最好时期增长49.6%。
精品民宿发展到304户,郭家沟创成天津首个乡村类国家4A级景区,20个镇村创建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渔阳古街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建成蓟州溶洞、吉姆冒险世界等一批沉浸式、体验式文旅项目。
组建蓟州区旅游协会,实现统一营销,规范经营行为。统筹推进城区、景区、农村环境治理,加大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补短板力度,高标准打造了津围北二线“网红路”等重要节点,连续六年被评为中国最美县域。
深入实施“引客入蓟”工程,坚持文化赋能旅游、艺术体育点亮乡村,举办了全国村BA、长城国际马拉松、渔阳古韵灯光秀等赛事文旅活动100余场,组织了首都旅游专场推介会。去年中秋、国庆两节期间,北京游客占比达到43.6%。今年春节期间,北京游客占比达到55.1%。
谈“农品进京”工程
“去年‘农品进京’销售额突破12亿元”
张建宇:强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一体推进,打造了州河、环秀湖两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连续10年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成国家储备林6.8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1.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在全国800多个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中走在前列,连续五年被评定为“变好”等次。
与河北、北京等地共同落实引滦上游协同治理、京东6区(市、县)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泃河等跨区域水污染防治以及执法联动等机制,大力实施于桥水库“南迁北管”、清洁能源替代、“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程。PM2.5浓度和优良天数比例两项指标稳居天津全市第一,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持续稳定。
谈未来举措
“努力把蓟州文旅产业打造成支柱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