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新起点。这颗卫星播放了《东方红》这首乐曲,其旋律在太空中响彻,激发了国人的自豪感。这也是国际上首次通过卫星播放音乐。你知道这首曲子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吗?背后又有怎样的传奇故事?
1956年3月,信阳市平桥区的农民在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一些古代的物品,随后的考古揭示了整个地区的历史。这里出土了楚国左司马眅及其夫人的墓葬,这一发现证明了城阳城的存在,震撼了全世界。
至今,城阳城遗址内已发现200多座古墓,已挖掘的楚墓有8座。特别是1957年发掘的1号墓,引起全国轰动。出土的中国第一套完整的青铜编钟,曾在1970年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演奏《东方红》。
城阳城遗址是六座楚国王城中最大且保存最完好的遗址,具有重要的考古意义。这里依山傍水,淮河自东流过,现存城址轮廓分明,城墙最高处达8米,总面积为68万平方米,漫步其间,如同穿越到古代楚国的都城。
信阳平桥区,原名信阳县,是信阳市的起源地,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这里曾是楚国的重要军事重镇,也是成语“亡羊补牢”“毕恭毕敬”“近悦远来”的发源地,还是孔子周游列国的最后一站。
在城阳城考古遗址公园的编钟广场,出土的编钟、锦瑟、虎座凤架鼓等古乐器演奏着古代迎宾乐歌《诗经 小雅 鹿鸣》,仿佛在迎接来访者。
失传已久的汉代《七盘舞》在此再现,舞者在象征日月和北斗七星的盘与鼓间舞动,呈现汉代画像中的盘舞形象,展现出古代舞者轻盈如云、坚定如霜的风范。
令人感动的是,这些古典音乐家们再次用古乐器演奏了《东方红》,感受着音乐跨越时空的魅力。
在城阳城遗址博物馆,我们还能看到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包括500多件套的编钟、玉器、木器漆、丝织品和竹简等。
在二号墓发现了一只镇墓兽,高1.4米,呈蹲姿,通体黑红色,鹿角、圆睁双目、长舌垂胸,前肢抓着蛇,好像在虸运。这精美的木雕作品意在辟邪,也是目前出土的最大木质镇墓兽,现存的是复制品。
这些出土的青铜剑历经千年,依然寒光逼人,箭簇和戟也依然锐利,这里曾是兵戎相见之地的强有力证据。
封存在玻璃管里的春秋竹简,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通过这些简牍,考古学家得以揭开城阳城千年历史的神秘面纱。
精美的漆木家具显示了古人高超的审美趣味,这些图案若被应用到现代丝巾、桌布等文创产品中,必定大受欢迎。
站在这个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称的城市的古城墙遗址上,信阳还有更多的秘密等待发掘。遥望城外原野,遐想楚国的辉煌历史,仿佛历史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