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锣鼓喧天迎春社,古风犹存安阳桥。2月13日,备受期待的安阳桥庙会如期而至,市民携家带口,共赴这场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徜徉其中,年味未散,烟火气十足,热闹非凡。
“快来尝尝,这是用比我年纪还大的机器压出来的饸饹面!”“吃过‘大圣’做的棉花糖吗?”……2月13日上午,老式机器“吱呀”作响,制出一碗筋道的饸饹面,而“孙悟空”手中棉花糖瞬间成形,这些独特的体验成为庙会上的亮点,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
“每年正月十六,我都会来这里逛庙会,逛完后感觉干劲十足!”一位姓王的女士兴奋地说道。
庙会现场,旋转的风车、拨浪鼓等传统手工艺品琳琅满目,炸血糕、煎灌肠等地道小吃香味四溢,泥咕咕、糖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让游客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安阳桥庙会是安阳市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广的庙会。”安阳市地方史志专家齐瑞申表示,“春天来临,万物复苏,人们需要一个承接新生活的仪式,而安阳桥庙会正好承担了这一角色。”
在他看来,庙会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更承载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安阳人而言,庙会不仅仅是一次集市交易,更是一种文化情感的延续,逛完庙会,春节才算真正结束。
喝碗热腾腾的炒米汤,从拱辰门乘坐“跑车”直奔安阳桥,再到袁林附近买上一束柏枝,寓意“百病不侵”——这些都是老安阳人正月十六的固定仪式,逛庙会早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传统活动。
为何众多桥梁中,庙会偏偏“青睐”安阳桥?史料中早有定论。《彰德府志》中多次提及“桥之成,国家之福”“八福田者,若桥梁居其一”,可见安阳桥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此外,安阳桥下的洹河曾是重要的水上商道,商贾云集,推动了庙会的兴盛。
据史料记载,庙会最初是洹河船工为祈求航运平安而形成的民俗活动,后来,随着商贸往来的繁荣,庙会逐渐演变为集市,规模不断扩大,内容日益丰富。
安阳桥不仅见证了昔日商贸繁华,也承载着无数人的新春愿景。如今,庙会在保留传统的同时,融入非遗展演、文化论坛等现代元素,逐步形成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全新庙会形态。
“这几年庙会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年年都有新花样,已经开始期待明年的了!”市民赵洋感叹道。对安阳人而言,庙会上飘香的民间小吃、悠扬的戏曲杂耍、热闹的市集氛围,都是刻在记忆里的“安阳味道”。
“希望安阳桥庙会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让春节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齐瑞申对庙会的未来寄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