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2022·二月|中国汽车出口首次突破200万辆,新能源车出口猛增

2023-02-20 09:00:03
43031
2021年我国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达到201.5万辆,同比增长101.1%。

作者|正旦旦

编辑|方圆

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汽车行业同样在经历变革中的阵痛。

这一年,传统车企电气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无论是奔驰、宝马和奥迪等豪华品牌,还是大众、本田、丰田等中端品牌,推出了众多电气化车型。

这一年,芯片依然短缺、疫情导致停工停产数周、动力电池价格继续攀升,整车生产受到制约,制造成本增加。

这一年,造车新势力洗牌加剧,威马掉队了、G9发布失败小鹏也现颓势,极氪在免费装8155之后销量好到起飞。

这一年,传统燃油车市场占有率收窄,此前单一车型月销七八万辆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只有轩逸和朗逸依然长红。

知微见著,天天在线汽车编辑部通过大事件回顾方式,呈现2022年汽车行业的跌宕起伏的日日夜夜,给2023年做些铺垫。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大规模投入氢燃料运营车、起亚与悦达拟组建新合资公司、长安汽车启动高职级人员任期制聘用工作、总投资300亿的奥迪PPE高端电动工厂在吉利长春市正式开工、极氪中心全球旗舰店在上海正式开业、上汽通用五菱在上海召开2022五菱品牌发布会。

与上述事件相比,2021年全年中国汽车出口首次突破200万辆的消息,更值得我们关注。据统计,2021年我国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达到201.5万辆,同比增长101.1%。2022年2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行业信息部对外发布,据其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整车出口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依次是智利、沙特阿拉伯、俄罗斯联邦、比利时、澳大利亚、墨西哥、埃及、孟加拉国、英国和菲律宾。

在201.5万辆出口车型中,乘用车占比较大,总出口量为161.4万辆,同比增长110%;商用车出口40.2万辆,同比增长70.7%。此外新能源车出口量达新高,全年出口量为31万辆,同比增长300%左右。上汽、奇瑞、长城、吉利、长安、比亚迪等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市场都有不错的表现。

上汽集团共出口69.7万辆,其中乘用车销量29万辆,主要市场为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欧洲等。其中,纯电动车型MG EZS在瑞典、英国的1-11月纯电动车市场销量排名前十,MG eHS在丹麦的混动市场排名前五。上汽通用五菱2021年海外市场实现整车及散件出口14.6万台/套,上汽大通海外销量为5.2万辆。

奇瑞汽车全年出口量为26.91万辆,出售车型除了奇瑞瑞虎系列车型外,星途品牌车型也成功进入俄罗斯高端汽车市场。长城汽车全年出口量为14.27万辆,同时在俄罗斯、泰国、巴西、德国等国家设立生产基地和组装厂,目前已形成国内13大全工艺整车生产基地、4大海外全工艺生产基地和5大海外KD(组装)工厂。2021年2月9日,长城汽车在泰国曼谷发布会上宣布加速东盟市场布局规划,发布东盟市场“4+4”战略布局。长城汽车将在泰国、文莱、老挝、缅甸、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新加坡八个东盟市场进行常态化运行,加速推进长城汽车2025全球化战略落地。

吉利汽车全年累计出口量为11.5万辆,领克品牌在“欧洲计划”、“亚太计划”发布后,海外销量也在稳步提升。长安汽车全年累计出口量为11.4万辆,其中90%出口量来自“一带一路”国家,后续还将加快布局海外基地,以最大化利用全球资源。2021年,比亚迪正式宣布“乘用车出海”计划,全年累计出口1.5万辆。目前,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足迹遍布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全年累计出口55916辆。

现如今,世界各地的排放标准越来越严苛,新能源车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对于新能源领域弯道超车的中国汽车品牌来说,新能源车就是下一个出口增长点。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相当成熟,无论是三电技术、智能驾驶、充电设备、换电技术等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因此在国际市场有着很强的竞争力。

2022年2月11日,小鹏汽车宣布拓展欧洲业务,2022年第一季度将旗下整车业务扩展到瑞典和荷兰。2022年,2月17日,岚图汽车宣布正式进军欧洲市场,岚图FREE在挪威奥斯陆正式亮相,并于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

2021年5月6日,蔚来汽车进军挪威市场。同年9月,蔚来ES8开始交付。2022年10月7日,蔚来汽车宣布在德国、荷兰、丹麦、瑞典提供服务,出售车型有蔚来ET7、EL7、ET5。在“蔚小理”三家中,目前只有理想汽车仍在观望,同时理想在国内市场推出了L系列车型,凭借出色的产品竞争力“内卷”国内新能源市场。

2022年,中国汽车全年累计出口量达到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其中乘用车252.9万辆,同比增长56.7%;商用车58.2万辆,同比增长44.9%。新能源车全年出口量为67.9万辆,同比增长120%,而2021年新能源车同比增长在300%,可以说,新能源车的海外出口依旧保持着高的增长量。目前,欧洲和北美是中国新能源车两大增量市场。

虽然新能源车出口量逐年暴增,但是还得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绝大多数中国新能源品牌车型毛利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卖得越多亏得越多。据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蔚来汽车累计亏损87亿元,小鹏汽车累计亏损67.78亿元,零跑汽车累计亏损37.84亿元,理想汽车累计亏损22.69亿元。

比亚迪作为最早布局新能源领域和率先停产燃油车的传统汽车品牌,在2022年实现了盈利,毛利率还未达到20%。其全年销量达到186.35万辆,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1亿元-163亿元。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特斯拉2022年全年累计销量131万辆,全年总营收814.6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500亿元),特斯拉2022年四个季度毛利率分别为32.9%、27.9%、27.9%和25.9%。

新能源车确实是下一个出口的增长点,但对于现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来说,如果提高毛利率,摆脱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恶性循环,才是首要任务。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李晓政XN048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