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医疗卫生重点任务公布,医疗智能大有可为

医渡科技
2023-03-13 10:30:26
26551
全国工商联提出关于加大医疗人工智能企业支持力度的提案。提案建议,加强对医疗人工智能行业的资金扶持,助力医疗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场景落地,推动医疗人工智能纳入医保。

来源:医渡科技

健康,已成为当今中国人民继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的第一民需。国际上有经济学家预测,到本世纪中叶的时候,健康事业和产业的消费占比在GDP中将超过30%。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将更多群众急需药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住院和门诊费用实现跨省直接结算、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过去五年,医药卫生领域提交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今年医疗卫生领域有哪些重点目标和任务?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已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要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做好防控工作,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重点做好老年人、儿童、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推进疫苗迭代升级和新药研制,切实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守护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方面,提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加强社会事业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两会声音

医疗卫生领域哪些提案、议案值得关注?

工商联:建议加大医疗人工智能企业的支持力度

全国工商联提出关于加大医疗人工智能企业支持力度的提案。提案建议,加强对医疗人工智能行业的资金扶持,助力医疗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场景落地,推动医疗人工智能纳入医保。

张伯礼代表:建议用人工智能技术改造医药传统产业

“全面采用AI技术,智慧制药能够为制药企业带来从研发、生产、流通到终端消费全链条的质量提升。”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建议,提高药品、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品质,推动医药工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促进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体系融合,提高全行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他认为,智能制造能够帮助制药企业增强质量控制、降低质量风险,还可以帮助制药企业提升效率、优化成本。

许可慰委员:建议构建全国统一的医院电子病历系统

我国电子病历系统基本上是以医院为单位独立规划和建设,水平差别很大,院间病历系统普遍存在“信息孤岛”,数据难以汇总统计,数据管理和开发利用难度大,给患者跨院救治带来诸多不便,也极大制约了医学发展。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泌尿外科专家许可慰建议构建全国统一的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改变电子病历不能“出院”“出市”“出省”的尴尬境地,让更多的疑难重症患者,在跨地区就医时更为便捷。

该提案受到众多委员关注和认可,已有不少委员在这件提案上联名。

李为民委员:建议在全国推广建立紧密的专病医联体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建议在全国推广建立紧密的专病医联体,统一专病转诊标准、统一专病诊疗路径、统一专病连续医疗。

“希望能通过专病医联体的建立,可以从源头切实提升区域专病医疗服务整体水平,实现区域内专病患者诊治同质化、全程化、协同化,双向转诊落地见效,全面降低慢病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危害,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孙洁委员:建议实行基于DRG/DIP按病组支付的惠民保产品形态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指出,随着“健康中国”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在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中,惠民保作为医疗保障的补充层,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使惠民保持续稳定运营成为了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具体而言,孙洁表示,当前惠民保发展仍面临参保率不足、参保人群结构不良、赔付率不稳定、赔付不均、过度医疗风险等问题,建议实行基于DRG/DIP按病组支付的惠民保产品形态。

朱同玉委员:建议开发专属普惠险产品

带病体人群的需求是巨大的,但带病体保险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却是困难重重。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建议,探索开发高质量的专属普惠险产品。

“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都是中国发病率较高的癌症病种。”他强调,“我们要聚焦这些病种,设计更具专病化的保障产品,以防癌症复发、重疾并发症为保障内容突破口。在保费设计上,预留一定风险空间,保证产品的可赔付可持续;在风控方面,根据项目的控费水平和风险承担能力,在免赔额和报销范围等方面设置差异化的方案。”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琚杰_XN044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