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公众号
APP
登录/注册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消费
|
房产
|
康养
|
文旅
|
北京
|
视频
|
24H
|
专题
河北春耕春管
一线见闻
春回大地,天气持续转暖,燕赵大地进入冬小麦春季管理关键阶段,春玉米播种也由南向北陆续展开,田间地头一派繁忙。
人勤春来早!全国多地农业生产
一线见闻
育种、插秧、农资储备、田间管理……从东北的黑土地到西南的油菜田,农民们正抢抓农时,为全年丰收开好头、起好步。
紧急清淤消杀 加快灾后重建——湖南祁阳抗洪抢险
一线见闻
16日以来,祁阳市遭遇强降雨,引发部分地区洪涝、山体滑坡等灾害。
聚焦防汛抗洪|排积水、保生产、修电路——山东烟台防汛
一线见闻
连续两日,烟台雨势猛烈,烟台各级各部门闻“汛”而动,及时启动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全力做好强降雨应对工作。
全力以赴保民生——湖南沅陵防汛救灾
一线见闻
截至24日上午,针对五强溪镇此次极端强降雨天气,沅陵县共组织8个周边乡镇民兵、公安干警、消防、干部职工等840余人参与救援。
引水、调水、节水——山东菏泽抗旱保灌
一线见闻
针对当前旱情,菏泽早部署早行动,水利、应急、黄河河务、农业农村等部门进入应急联动状态,全力做好抗旱工作。
为了绿色长城万里长——“三北”工程攻坚战
一线见闻
一年来,“三北”工程攻坚战围绕荒漠化治理的重点、难点加速推进,更加浓郁的绿色在祖国北疆不断铺展。
育良种、用良机、施良法——多地推动小麦单产提高
一线见闻
当前,我国小麦主产区逐渐进入集中收获期。在良种、良机、良法推动下,小麦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不误农时 抢收抢种
曾经的千余块“巴掌田”,已经集零为整成连片高标准农田,多台收割机在麦田里开展夏收作业,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民的脸上。
稻香鱼肥双丰收 农旅融合富裕路——秦岭南麓助农增收
一线见闻
近些年,旬阳市双河镇已有6个村发展起了稻鱼共生生产基地,规模已超3000亩,按一亩地可养300尾鱼、产稻谷1000斤,再加上油菜籽的收成,农民亩均年收入有6000元左右。
全力以赴保春耕——我国最大钾肥生产基地
一线见闻
钾肥被称为粮食的“粮食”,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地处青海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湖,各类盐资源总储量达600亿吨,是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
春好正是耕种时——各地春耕备耕
一线见闻
春分节气临近,广袤田野上,生机盎然的春耕画卷正由南向北徐徐展开。
为了万家团圆与温暖——春节保供
一线见闻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为了万家的团圆与温暖,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许多干部、职工奋战在保供第一线:有的千方百计让群众回家路更便捷,有的“24小时待命”确保用水、用气、用电有保障,有的全力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
龙腾华夏 春满神州
甲辰龙年大年初一,赏灯舞龙,暖流涌动,华夏大地张灯结彩,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积极应对寒潮天气
一线见闻
民生冷暖,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于心。
云南花卉生产大县年宵花产销
一线见闻
新春将至,年味渐浓,不少消费者把年宵花作为居家装扮的重要选择。我国花卉主产区云南已迎来年宵花上市高峰期。
“冷”风中的“暖”身影——寒潮下的劳动者
一线见闻
“冷!”近期,全国多地遭遇寒潮天气,气温骤降。凛冽寒风中,一个个坚守工作岗位的劳动者,为这个冬季带来了暖意和亮色。
科技护粮仓 产销对接忙——全国多地秋粮收购
一线见闻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我国秋粮收购逐步展开。各地积极创新方式、强化科技支撑服务农民卖粮,多种措施推动产销对接,确保秋粮收购平稳有序。
中国农民丰收节丨齐鲁好“丰”景——山东秋季农业生产
一线见闻
作为农业大省,山东依靠科技挖掘丰收潜力,依托人才拓展发展空间,建设品牌延伸产业链条,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丰收景象在齐鲁大地上越绘越新。
政策密集出台后多地楼市
一线见闻
以京沪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购房者信心大幅提振,二三线城市表现相对平淡,交易情绪仍待传导。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