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公众号
APP
登录/注册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消费
|
房产
|
康养
|
文旅
|
北京
|
视频
|
24H
|
专题
送别黄旭华:深海无言赤子心
2月1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殡仪馆举行。
这10项成果,入选!
1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两院院士评选2024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江苏省南京市揭晓。
尹力强调 结合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 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扩大)会议,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围绕“城市、城市大脑和城市智能——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思考”作专题辅导报告,并进行交流研讨。
中国工程院
报告研判2024年全球工程前沿
报告通过数据分析与专家研判相结合,遴选出92个工程研究前沿和92个工程开发前沿,并对其中最重要的27个工程研究前沿和27个工程开发前沿进行了深入解读。
中国人不适合饮奶?食品专家解读关于乳制品的九大流言
乳制品营养十分丰富,可以作为日常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表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摄入300-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但实际中国人平均每天的摄入量仅有100毫升左右。
改善身体状态,记住一二三四拳头饮食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吉训明介绍,每天食用一个拳头大小的肉类、两个拳头大小的主食、三个拳头大小的水果、四个拳头大小的蔬菜,对于改善身体状态是有益的。
“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侧记
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隆重召开。
一场科技盛会召开,习近平强调锚定这个战略目标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我国科学技术界和工程技术界最高学术机构。两院院士大会原本每两年举办一次。2014、2016、2018年,总书记三次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国工程院
发布成果 "神舟""嫦娥"入选"百项工程"
在建院30周年之际,经广大院士推选,中国工程院精选出院士主导或参与的100项工程科技成果以及中国工程院100项战略咨询研究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致
中国工程院
建院30周年的贺信激励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进一步投身科技强国建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肩负历史责任,瞄准国之所需,更好弘扬科学家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于国家科技创新事业,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习近平致信祝贺
中国工程院
建院30周年
在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致以热烈祝贺,向全院院士和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
习近平致
中国工程院
建院30周年的贺信
地质学家、
中国工程院
院士金庆焕逝世
金庆焕长期从事海洋地质、石油地质领域的调查研究工作,为我国南海北部、西部、珠江口、台湾海峡等海域的油气资源评价,特别是珠江口盆地的油气勘探突破作出了重大贡献。
北京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扩大)会议,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
2024中关村论坛突出前沿探索、成果共享和开放合作
2024中关村论坛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和北京市共同主办。
张立群同志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张立群,1969年2月出生,研究生,工学博士,中共党员,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著名天文光学望远镜专家、
中国工程院
院士朱能鸿逝世
朱能鸿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天文光学望远镜专家,六十余年来为促进我国天文仪器和空间科学事业发展以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做出了突出贡献。
2024年首都院士专家新春联谊会举办
2024年首都院士专家新春联谊会在京举办。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钟志华,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游钧参加并致辞。
北京市医学科技创新院士、北京学者“领航”系列讲座启动
市卫生健康委启动了北京市医学科技创新院士、北京学者“领航”系列讲座。2023年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江涛教授和北京学者赵性泉教授作了首场学术报告。
中国工程院
:2023年全球工程前沿呈现三大特征
20日发布的《全球工程前沿2023》报告,遴选了187项工程前沿,并研判了其发展趋势和特征,旨在引导工程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