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公众号
APP
登录/注册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消费
|
房产
|
康养
|
文旅
|
北京
|
视频
|
24H
|
专题
持续27年 日本“紫金草合唱团”用歌声纪念
南京大屠杀
历史
紫金草,原名“二月兰”,在南京是一种很常见的野花,但却承载着惨痛的记忆和对和平的祈愿。
易兰英、陶承义去世 在世
南京大屠杀
幸存者仅剩28人
易兰英出生于1926年5月4日。日军攻破南京时,易兰英和姐姐从南京市升州路老坊巷搬到五条巷的难民区。曾亲眼看到日本兵将一名穿衬衫、吃早饭的小伙子用刺刀戳死,易兰英自己被一日本军官打掉一颗门牙。
伍秀英离世
南京大屠杀
幸存者仅剩30人
截至目前,南京市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与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30人。
艾义英离世
南京大屠杀
幸存者仅剩31人
1937年冬,侵华日军将躲在牛棚中的艾义英父亲、叔父、堂哥等人抓走并在村口杀害,9岁的艾义英和弟弟、妹妹、母亲一起逃到难民区,才躲过一劫。
南京大屠杀
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
12月13日是第十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一习话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今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7周年,也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10周年。
第十一个
南京大屠杀
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请留一分钟
今天,是第十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国之名悼我同胞,无论你在哪里,请留一分钟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
守护历史真相:走近
南京大屠杀
幸存者艾义英
又是一年家祭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哭墙”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刘民生和夏淑琴手捧白菊坐在队伍最前排。
部分照片首次曝光
南京大屠杀
再添铁证
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专家、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孙宅巍表示,《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中,有梶谷健郎的日记等,他写道:“下午指挥40名苦力顶着恶臭清除了千余具尸体。真是惨不忍睹,的确是人间地狱。”这本相册印证了这些史料。
南京举行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
被民间称作“哭墙”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名单墙,位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角,墙上共刻有10665个死难者姓名。
南京大屠杀
再添新证
记者11月29日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024年新征文物史料发布会”上获悉,该馆又新征集到一批文物史料,包括侵华日军第十三师团士兵西条荣策的战时日记、1937年侵华日军攻占南京等地的照片集等。
南京警方摧毁两个倒卖文旅场馆门票犯罪团伙
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日前发布通报,新近摧毁2个利用科技手段非法抢占并倒卖南京博物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文旅场馆门票的犯罪团伙,抓获67名涉案嫌疑人。
第三批9名
南京大屠杀
历史记忆传承人上岗
这些传承人怀揣对历史的敬畏之心,通过多种形式和多样角度,不遗余力揭露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
江苏南京在侵华日军
南京大屠杀
遇难同胞纪念馆纪念九一八事变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18日上午10时,江苏省500名各界代表聚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撞响和平大钟,以此警示人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石秀英去世
南京大屠杀
幸存者仅剩33人
石秀英出生于1926年10月。1937年南京大屠杀发生时,47岁的父亲和19岁的大哥先后被侵华日军抓走。“我妈妈像疯了一样,每天拿着一根竹竿,到处翻死尸,池塘里漂着的、马路上躺着的……
南京大屠杀
再添新证 国际友人查尔斯·里格斯后人捐赠8件套文物史料
1937年11月,包括查尔斯·里格斯在内的20多位外籍人士冒着生命危险商议并组成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这些西方人士因保护中国平民而被授予采玉勋章。
高如琴去世
南京大屠杀
幸存者仅剩34人
南京大屠杀发生时,高如琴的外婆和母亲一左一右拉着她逃命,躲避侵华日军的追杀。“日军第一枪打在母亲的腿上,第二枪打在外祖母的胸口……后来,父亲带着我们逃到难民所,每天靠发放的救济稀饭活命。”她生前回忆时说。
日本民间团体举行活动 呼吁日各界正视历史
有一位民间友好人士——松冈环女士,她创建了“铭心会南京”组织,三十多年来坚持搜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证言,为还原历史真相做出积极贡献。
南京大屠杀
死难者清明祭 幸存者仅剩36人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后代、死难者遗属、学生代表等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清明祭仪式,祭奠遇难的亲人、同胞。
南京大屠杀
幸存者陈桂香去世 生前曾赴日本参加证言集会
陈桂香生前多次参加证言集会活动,讲述那段悲惨的经历。2011年,她远赴日本参加证言集会,向当地群众讲述当年惨痛历史。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