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公众号
APP
登录/注册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消费
|
房产
|
康养
|
文旅
|
北京
|
视频
|
24H
|
专题
我国科学家
“搭积木”搭出9厘米微型无线陆空两栖机器人
研究人员表示,利用此驱动器以及团队构建的一种“搭积木”式的设计方法,制备出了目前已知世界最小、最轻的微型无线陆空两栖机器人。
我国科学家
成功绘制“野生稻-栽培稻泛基因组图谱”
研究团队整合了具有代表性的129份普通野生稻和16份亚洲栽培稻资源,构建了一个可以覆盖野生稻和栽培稻全面遗传景观的泛基因组图谱。
我国科学家
在高密度介电储能领域取得新突破
历经三年多的探索,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树枝状纳米复合结构,并据此研制了边长5毫米的新型介电储能材料样品。
国际首次!
我国科学家
测得月球背面月幔水含量
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次测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克,表明月球背面月幔非常“干”。
我国科学家
成功制备单原子层金属
我国科研团队成功制备了多种单原子层金属,厚度仅为头发丝直径的二十万分之一。
我国科学家
开发出预测肝癌复发的评分系统
肝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手术切除后的复发率高达约70%。如何准确预测肝癌复发是一个难题。
我国科学家
计划打造“数字肾脏” 让肾脏疾病“清晰可见”
北京大学科研团队日前在国际上发布一项“肾脏成像组计划”,拟通过多模态成像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率先构建全肾脏数字图谱。
我国科学家
研发新技术助瘫痪病人恢复行走
作为连接大脑与外周神经系统的“信息高速通道”,脊髓若受到损伤,大脑发出的指令就无法传递给肌肉,患者因此失去自主行动能力。
我国科学家
累计鉴定发表6个南极细菌新属
记者从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获悉,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多个航次获取的南极样品进行深度测序和大数据分析,累计获得并鉴定发表南极细菌新属6个,南极细菌新种7个。
6000米以下深海生物如何“抗压”?
我国科学家
首次揭秘
深渊,指水深超过6000米的深海区域,长期被认为是复杂生命的“禁区”。生物如何“扛住”超高水压等深渊极端环境,一直是科学界的难题。
6000米以下深海生物如何“抗压”?
我国科学家
首次揭秘
深渊,指水深超过6000米的深海区域,长期被认为是复杂生命的“禁区”。
我国科学家
发现帕金森病治疗新靶点
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我国患者基数庞大。
我国科学家
发现约1.25亿年前“龙城热河蝎”
龙城热河蝎生活在约1.25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它得名于化石的发现地——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
我国科学家
发现细菌免疫新机制
该机制通过“借用”噬菌体自身成分激活免疫反应,证实非典型核苷酸具有免疫调控功能。
我国科学家
成功创制辅酶Q10水稻新种质
据陈晓亚介绍,不同生物中的辅酶Q类型不同。人体自身可以合成辅酶Q10,但20岁以后合成数量大幅下降。
改写鸟类演化历史 中国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类化石
2月13日,国际期刊《Nature》上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关于侏罗纪鸟类的最新发现。
我国科学家
在西藏发现世界最小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
蜥脚类恐龙通常身形庞大,有很长的颈和尾,粗壮的四肢支撑着如酒桶般的身躯。
我国科学家
在甘肃发现距今上亿年前“精美”恐龙“脚印”
据悉,这些恐龙“脚印”保存完好,组成了12道行迹,在目前已发现恐龙足迹中比较少见。
人类首份月背古磁场信息!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最新研究成果发布
我国科学家获取人类首份月球背面古磁场信息,填补月球磁场中晚期演化的数据空白。
我国科学家
第一次在山脊发现陨石坑
记者从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获悉,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在山脊发现陨石坑,这一成果近日发表在知名英文学术期刊《极端条件下的物质与辐射》上。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