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公众号
APP
登录/注册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消费
|
房产
|
康养
|
文旅
|
北京
|
视频
|
24H
|
专题
“美国不要就给其他客户”,央视新闻助外贸企业拓销路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来势汹汹。面对严峻挑战,商务部等部门迅速采取措施,大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京东、阿里、拼多多、永辉等积极发布支持外贸的举措,一场拓销路、稳外贸、强信心的战役在电商平台、零售巨头的助攻下打响。
牙膏乱象再调查
“三天白九度”“根源解决牙龈萎缩”“幽门螺杆菌抑菌率≥99.96%”......电商平台上,牙膏广告语愈发“魔幻”,消费者却陷入“越刷越困惑”的怪圈。
强化网络销售监管、保障公众用械安全 国家药监局发布管理规范
《规范》分为总则、网络销售经营者质量管理、电商平台经营者质量管理及附则四章共五十条,涵盖资质信息公示、产品信息真实性、购销记录追溯、质量风险监测等重点环节,为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全链条质量管理提供了系统性指引。
电商“仅退款”或落幕 一场持续多年的“售后革命”迎来转折
近日,拼多多、淘宝、京东、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密集发布规则调整声明,对曾被视为行业标配的“仅退款”政策进行修订。根据修订内容,消费者在收到商品后的“仅退款”申请将不再由平台强制介入,而是交由商家自主处理。
走红“AD钙奶”鞋背后操盘人竟是宗馥莉?
近日,一款以娃哈哈经典饮品AD钙奶包装为设计元素的运动鞋在电商平台热销,引发市场关注。记者注意到,除AD钙奶款式外,该系列还包括“营养快线”和“纯净水”主题运动鞋,配色和图案均与娃哈哈品牌包装高度关联。
财经观察:跨境电商海外“破圈” “中国制造”难被替代
“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在海外潜力巨大,海外消费者认可平台上的产品,就是认可中国的产品。中国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在质量和价格方面都不可替代。”商务部研究院电商所副研究员洪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财经聚焦|鲜花消费热度持续攀升,“鲜花+”引领消费新风尚
以“每周一花”为特色的鲜花包月服务,让买花人有了“开盲盒”般的体验;在叮咚买菜等生鲜电商平台,买菜带束花渐成风尚,供消费者即点即达的鲜花绿植商品多达近百种……线上线下渠道“全面开花”,鲜花消费热度持续攀升。
电商“尴尬推送”泛滥,是算法失控还是监管失守
近日,在电商平台上,一款多功能趴睡枕因“擦边带货”而销量暴增,引发公众对电商平台“尴尬推送”的讨论。
新场景不断涌现 我国消费品市场展现新活力
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成效显著,推动家电等行业销售增长,一级能效产品受青睐;县域消费升级动力增强,电商平台县域市场家电销售额增长;新型消费潜能持续释放,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保持增长;首发经济势头强劲,成为多地打造新消费增长点的重要抓手。
全球首款量产固态充电宝震撼上市 马拉松充电宝登陆国内
电商平台
京东将采购超2000亿出口转内销商品
为应对美滥施关税影响,商务部加大力度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帮助外贸产品拓内销,指导行业协会、重点商超、电商平台发挥市场优势、渠道优势、品牌优势,与外贸企业携手并进、共度时艰。
擦边商标防不胜防,“小天才特惠”不是“小天才”
近日,记者发现,电商平台擦边品牌现象泛滥,消费者难辨真假。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儿童电话手表”,除知名品牌“小天才”外,还涌现出“小天才特惠”、“小天才酷盖”等名称高度相似的店铺和商品。
最高法发布案例提示:选购农资产品 当心虚假套路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4件“农资打假”典型案例,涉及种子、农药、化肥3类重要农资,涵盖利用网络电商平台销售、“农资忽悠团”进村兜售等典型犯罪手段,具有较强代表性。
便宜的盲盒真能开出高端数码产品?盲盒内产品质量问题调查
近年来,我国盲盒行业市场规模呈爆发式增长,无论是商场里的潮玩店铺,还是线上电商平台,盲盒都占据着显眼的位置,成为当下热门的消费品类之一。
博鳌观察:跨境电商重塑“Z世代购物车”
跨境电商平台消费更具性价比,且日益便捷,成为吸引年轻人的重要因素。
调查100件“功效”食品69件存误导 直播间这些套路不能信
当前,直播带货已成为电商平台的一种重要形式,很多消费者也习惯了在直播间购物。
多家
电商平台
调整优化“仅退款”规则 说明了什么?
回应市场关切,从3月下旬开始,全面松绑“仅退款”——近日,阿里巴巴旗下平台1688宣布调整“仅退款”规则。
新华视点丨“高补贴”“高奢品”? 小心仓播里的这些套路
直播间买手机补贴1000元,价值五位数的“高奢”手表只卖99元……一段时间以来,以仓库为背景进行的直播在电商平台较为流行,不少主播宣称所售商品有“高补贴”、是“高奢品”。记者调查发现,部分仓播存在不同程度的虚假宣传,值得警惕。
为“快乐”买单:情绪价值塑造中国年轻人消费新特点
对于中国一些年轻消费者来说,为“快乐”买单已成为日常消费的一部分。潮玩盲盒、动漫手办摆上办公桌,倾诉、安慰服务畅销电商平台……它们为年轻人精神世界提供着小小愉悦。
打造“完美主播”、暗设消费陷阱,AI营销边界在哪
去年以来,AI生成的数字人大量“占领”电商平台,有的靠“图”预售、以次充好,还有的用AI数字人仿冒名人外貌及声音为一些“神药”“神器”背书,短时间内卖出巨额大单。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