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公众号
APP
登录/注册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消费
|
房产
|
康养
|
文旅
|
北京
|
视频
|
24H
|
专题
市场监管总局:建立完善“反侵权假冒政企协作机制”
市场监管总局29日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建立完善“反侵权假冒政企协作机制”,组织开展“政企面对面”活动,指导企业提升品牌维权能力。
安全、虚假宣传和假冒占投诉增速前三,政策助力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投诉数据,2024年消费者投诉总量突破176万件,同比增长32.62%。与此同时,《消费者报道》调研显示,近半数受访者曾主动维权,但繁琐的流程、商家的消极应对仍阻碍着权益的有效保障。
方向盘加热功能还得付费订阅 新能源汽车消费纠纷调查
多名新能源车主、业内专家近日接受采访时称,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不少“成长的烦恼”。相关部门和企业需积极作为,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加大监管力度,不断完善售后服务体系,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停车挖野菜 高铁脱赤脚......假期出行这些别做!
清明假期将至,正值踏青赏景好时节,自驾出行的人多了起来,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乘火车出行也要注意举止文明。
外卖小哥身陷“算法束缚”,“
维权
陷阱”困境怎么破?
有一群人,每天起早贪黑穿梭于城市大街小巷,他们的工作关乎每个人的吃穿住行。他们伴随互联网新业态而生,被誉为城市运行的“毛细血管”。他们就是新就业群体。
便宜的盲盒真能开出高端数码产品?盲盒内产品质量问题调查
近年来,我国盲盒行业市场规模呈爆发式增长,无论是商场里的潮玩店铺,还是线上电商平台,盲盒都占据着显眼的位置,成为当下热门的消费品类之一。
雅苒
维权
打假进行时:雅苒品牌保护再获重大进展
粤运交通股东
维权
:上市公司分红“爽约” 中小股东拟提案罢免董事
粤运交通也已关注到中小股东的维权动作,公司方面对蓝鲸新闻表示,目前公司管理层已开始对此事进行研究,若有结果会通过公告进行披露。
收回工号、关闭权限…… 面对“隐性解雇”劳动者如何
维权
随着数字化管理普及,企业通过微信群发通知、收回工号、关闭权限等方式变相解雇员工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给员工造成心理压力,还会导致员工搜集证据困难。
恶意闭店乱象频发:“职业闭店人”用这四招“金蝉脱壳”
近日,央视新闻曝光了一类新型职业——“职业闭店人”。这一灰色产业链通过“合法外衣”掩护恶意闭店行为,导致大量消费者预付资金“打水漂”,而维权却陷入“找不到人、追不到钱”的困境。
市场监管总局:全面升级12315平台 实现消费
维权
零距离、高效率
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稽查专员嵇小灵表示,下一步,将全面升级12315平台,强化大数据技术应用,推广消费纠纷在线解决机制,拓展基层消费维权服务网络,努力将更多的消费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消费维权“零距离”“高效率”。
共筑满意消费: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活动举办
3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简称“中消协”)在京举办了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活动。活动围绕2025年消费维权年主题“共筑满意消费”展开。中国消费者协会常务副会长甘霖参加活动并主持。
宣传与实际体验“货不对板”,岂能让“滤镜”产品拉低游客体验
“看着直播里的海景房,心动了,到了现场才发现是‘照骗’”“‘特价旅游套餐’附加各种条件,最终实际花费远超预期”……最近,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线上旅游产品“滤镜”包装过度,宣传与实际体验“货不对板”,频频翻车。
恼人的预付式消费纠纷:上月收钱下月失联 关门跑路退费难
记者调查发现,“上月收钱下月失联”“新店不认旧卡”“关门跑路退费难”等现象长期存在。这类消费纠纷单笔涉及金额虽然不大,但往往面临退款难,维权周期漫长等困境。
“串串房”“星期宠”……中消协公布2024年十大消费
维权
舆情热点
今天(3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24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涉及以下消费维权突出问题。
@广大车主 车辆被召回如何
维权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指南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为了让广大消费者了解汽车召回知识,配合生产者尽快实施召回,消除车辆安全隐患,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汽车召回用户指南。
聚焦“3·15”|这些关键词,直接影响你我“买买买”!
直播营销“差评”、社交电商“主流”、主播推荐“祛魅”……“3·15”前夕,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5年度“共筑满意消费”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报告。
中消协发布调查报告:“售后保障”连续5年最受关注
中国消费者协会14日发布2025年度“共筑满意消费”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报告。
聚焦315|消费者有哪些
维权
渠道?
消协调解、投诉和诉请法院或仲裁机构,这几种维权渠道比较看,调解制度和投诉制度维权成本最低,效果也更快。
当心!你收到的赠品、小样可能暗藏猫腻
一些消费者认为,赠品反正没花钱,出了问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承办检察官表示,不法分子正是摸准了消费者的这种心态,抱着侥幸心理企图瞒天过海。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