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公众号
APP
登录/注册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消费
|
房产
|
康养
|
文旅
|
北京
|
视频
|
24H
|
专题
一见·总书记为何强调这一实施了十年的制度“还是要坚持”
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第一书记是重要见证者、参与者。
火塘边的暖心话
从四川大凉山深处到贵州侗族村寨,“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化为现实,奋斗的主题也由脱贫攻坚转向乡村全面振兴。
【奋进的春天】习近平的两会之问丨“电热炕是什么样的?”
他走遍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召开了7次脱贫攻坚座谈会。在历时8年的脱贫攻坚战中,中国近1亿人口摆脱了贫困。
人民日报社论:强农固本,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脱贫攻坚成果彪炳史册、来之不易,把这一伟大成果巩固好、拓展好,既是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体现,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前提和底线。
【再访
脱贫
村 振兴气象新】农文旅融合绘就美丽乡村新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以工代赈中央投资50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下达2025年度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50亿元,支持地方实施1008个以工代赈项目,计划吸纳12.3万农村脱贫人口和其他低收入群体参与工程项目建设,发放劳务报酬超过17.1亿元。
2025年“央企消费帮扶迎春行动”采购额超12亿元
今年1月开展的“央企消费帮扶迎春行动”累计采购金额达12.26亿元,帮助销售3.83亿元,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帮扶地区脱贫群众增收。
【深情的牵挂】接续奋斗 和美乡村展新颜
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我国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2025年如何稳就业促增收
就业是增加居民收入最直接的方式。2024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到3305.2万人。
脱贫
地区新年里的三个瞬间
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
当边陲山乡遇上庭院经济,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2023年,我国首次将“庭院经济”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并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
农业更高效 乡村更美好——2024,喜看“三农”新图景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放眼广袤乡村大地,人们辛勤耕耘,不断夯实农业基础,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努力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奠定基础。
中央企业前10个月采购
脱贫
地区农产品超60亿元
中央企业积极助力乡村振兴,今年前10个月累计采购脱贫地区农产品61.7亿元、帮助销售脱贫地区农产品49.6亿元,采购帮销工作成效显著。
中国成功打赢
脱贫
攻坚战的世界意义,这三篇文章说清楚了
习近平主席日前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围绕“抗击饥饿与贫困”议题发表题为《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重要讲话。
坚持在促进共同富裕中扶贫
坚持在促进共同富裕中扶贫,是对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优良传统的千年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办好供销合作社
70年来,供销合作社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主动服务大局,在服务城乡群众、繁荣农村经济、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张蓝图绘到底——“解码中国打赢
脱贫
攻坚战的世界意义”系列评论之二
贫困是人类社会久攻不下的顽疾。中国已经实现8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举,为全球减贫事业带来深刻启示。
以人民为中心,
脱贫
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央视快评】奋力谱写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70年来,供销合作社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主动服务大局,在服务城乡群众、繁荣农村经济、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9100余家非遗工坊吸纳27万余
脱贫
群众就业
截至目前,我国共建设9100余家非遗工坊,涉及1721个县域,直接吸纳27万余脱贫群众实现就业,人均年收入超过3.6万元。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