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公众号
APP
登录/注册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消费
|
房产
|
康养
|
文旅
|
北京
|
视频
|
24H
|
专题
联合国防治
荒漠化
大会通过39项决议文件
我们希望本次会议的成果带来重大转变,加强保护土地、减少土地退化、建设应对干旱的能力,并为世界各地社区的福祉做出贡献。
防治
荒漠化
而不是消灭天然原生荒漠
干旱和土地退化,不仅带来恶劣的沙尘天气,还会造成农业减产,威胁粮食安全,甚至引发暴力冲突,影响社会稳定……
外交部:为全球
荒漠化
防治提供“中国方案”
毛宁表示,今年是中国签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30周年。30年来,中国积极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扎实开展防沙治沙国际合作,开拓“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
【习声回响】一代接着一代干 让绿洲不断向沙漠深处延伸
古浪县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是全国荒漠化重点监测县,境内沙漠化土地面积达239.8万亩、占县域面积的30%以上,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更团结”正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
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全球经济整体复苏仍然面临结构性压力;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加强
荒漠化
治理和湿地保护
荒漠化一直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之一,不仅会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还会引发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世界防治
荒漠化
与干旱日:书写荒漠变绿洲的生态新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重点工程区林草植被有效恢复,沙化土地状况持续好转,风沙危害得到有效抑制。
人类应采取共同行动应对土地退化等挑战
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近100亿,如何在需求增长与资源减少之间保持平衡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巨大挑战。人类需要以更加平衡的方式对待地球,需要也能够重新建立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
书写绿色奇迹 习近平指引走好中国特色防沙治沙之路
长期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坚持科学防沙治沙、多措并举推进荒漠化治理……
时政微视频丨防沙治沙,久久为功
远离干旱风沙,是萦绕在治沙人心头的梦想,更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切的牵挂。
学习时节丨“人类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防沙治沙”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深入多地调研,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绿富同兴”——中国推动沙区治理绿色惠民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全国现有荒漠化沙化土地44.78亿亩,影响4亿多人口生产生活。
从“沙进人退”到“沙里掘金”——我国沙漠治理带动产业发展观察
随着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在不少区域“沙进人退”的局面得到历史性转变,“沙里掘金”成为治沙者们的新实践。
牢记嘱托 构筑“三北”绿色长城
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为了绿色长城万里长——“三北”工程攻坚战一线见闻
一年来,“三北”工程攻坚战围绕荒漠化治理的重点、难点加速推进,更加浓郁的绿色在祖国北疆不断铺展。
镜观·回响 | 筑牢北疆绿色长城
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联合国:每年20亿吨沙尘进入大气 中亚地区沙尘暴频次激增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15日在一场会议上发出警告,据估算,全球每年有20亿吨沙尘进入大气,沙尘暴给全球多地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中亚地区所受影响最为严重。
《联合国防治
荒漠化
公约》秘书处官员:中国治沙经验有益于世界绿色发展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最新数据,全球旱地面积已占全球陆地面积的46.2%,全世界有30亿人口居住在这一区域。
微视频|大漠星光
一方方草格压下去,一株株青苗长出来。从过去的“沙进人退”到如今“人沙和谐”,民勤的治沙之路走出新的精彩。
微视频|筑牢绿色长城
黄沙与绿色的抗衡,是空间的交锋,更是精神的对垒。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