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公众号
APP
登录/注册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消费
|
房产
|
康养
|
文旅
|
北京
|
视频
|
24H
|
专题
清明假期全国大部地区适宜出游 注意防风防火
清明假期(4日至6日),全国大部地区总体适宜出游,但北方地区多大风天气,青藏高原东部维持阴雨雪,多地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高,出行和祭扫需注意防风防火。
藏狐春游祁连山 主打一个“萌”
藏狐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主要分布于我国甘肃、青海等地。
青藏高原
发现地衣新属
据介绍,扁盘衣属目前共有8个物种,其中褐肝扁盘衣、盾形扁盘衣、薄叶扁盘衣为此次新发现的3个物种,而其他5个物种则是从散盘衣属调整为扁盘衣属。
青海探秘 从西宁到茶卡盐湖,舌尖上的
青藏高原
之旅
青海:平均每10年升高0.36℃ 2024年达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气温也在升高,极端暖事件明显增多。2024年,青海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年平均气温3.9℃,较常年偏高1.1℃,为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年份。
新春走基层丨祁连山下“冰雪热”
天祝县位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交汇处,王旭有说,这里雪期长、雪质好、地势佳、交通便利,具有开展冰雪运动和举办滑雪赛事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
专家:定日县地震为正断层型地震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碰撞隆升及影响团队王卫民副研究员介绍,此次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中南部的近南北走向裂谷,为正断层型,震中在构造上为申扎—定结裂谷的南部正断层体系。
重大突破!
青藏高原
新发现铜矿资源量2000余万吨
在青藏高原形成了玉龙、多龙、巨龙-甲玛和雄村-朱诺四个千万吨级的铜矿资源基地,预测资源潜力达1.5亿吨,青藏高原有望成为世界级铜资源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果洛藏贡麻村发展有新篇
三年多来,这个高原村落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利用资源禀赋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守护绿水青山,创造金山银山,在青藏高原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探寻川西“秘境”稻城亚丁:一片净土 一卷诗画
亚丁藏语意为“向阳之地”。稻城亚丁风景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面积32.44平方公里,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中段,海拔跨度从2800米至6033米,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国科学家公布藏羚染色体水平高质量基因组
藏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青海可可西里、西藏羌塘、新疆阿尔金山等自然保护区,在维持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研究高海拔适应性机制和迁徙行为的良好模型。
324米!我国科学家成功钻取全球中低纬度冰川最长冰芯
继9月30日我国科学家宣布探明位于西藏那曲市双湖县境内的普若岗日冰原是青藏高原上最厚的冰川,10月29日,科考现场又传来新进展:我国科学家打破世界纪录,在此钻取了全球中低纬度冰川最长的冰芯,长达324米。
可可西里“网红狼”调查 爱就别投喂 “不打扰”是最好保护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无人区,也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向来以其壮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生态系统而闻名。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长江大保护——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万里长江,浩荡奔涌。青藏高原的涓涓细流,出群山、纳万川,汇聚成波涛滚滚的大江,造就绮丽风光,浇灌延绵良田,滋养城市乡村,孕育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习近平与美丽中国建设丨“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
从东南沿海到黄土高坡,从东北平原到青藏高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走到哪里就把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理念讲到哪里,始终念兹在兹,倾注巨大心血,留下许多动人瞬间、生动故事。
北京援藏资金持续投入 切实改善服务民生
今年是北京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在遥远的青藏高原,北京援藏资金持续投入,切实改善服务当地民生。
循着考察足迹,在黄河之畔读懂中国
黄河之水天上来。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几”字形的大写意横跨三大阶梯,5400余公里奔流不息,冲出峡谷、塑造平原、汇聚百川、东入渤海。
海拔5400米!探访第二次青藏科考普若岗日冰原大本营
在青藏高原最大冰原——普若岗日冰原10号冰川末端两三公里处,30个黄色、绿色的帐篷和活动房拔地而起。
我国科学家发现
青藏高原
持续生长核心动力源来自“地幔风”
青藏高原持续生长核心动力源来自从南向北的“地幔风”。该“地幔风”北向推动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的南缘持续碰撞,从而导致青藏高原几千万年以来的挤压和隆升。
“亚洲水塔”储水量保持动态增长
发布会公布的科考成果显示,在全球变暖影响下,青藏高原冰川、积雪等固态水体快速减少,而湖泊、河流等液态水体广泛增加。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