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公众号
APP
登录/注册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消费
|
房产
|
康养
|
文旅
|
北京
|
视频
|
24H
|
专题
禁用“零添加”!食品安全新国标亮相
“不添加”“零添加”真的更健康优质吗?此前,一些食品标签上的信息给消费者带来误导。
低卡?无糖?瘦身?这些网红食品营销噱头要注意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需仔细查看食品标签以及电商的商品详情页,深入了解商家主打的产品卖点,辨别其真伪,不要被其营销噱头牵着鼻子走,影响自己的选择。
《
食品标签
监督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标签要让人找得到看得懂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食品标签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拟强化食品名称标注要求,不得使人误解,要求食品标签上的信息“找得到、看得清”,便于消费者清晰识读。
配料表里有门道!读懂
食品标签
避免“踏坑”“踩雷”
购买食品时,除了要看清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外,消费者还应重点关注哪些信息?5月31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务必要关注食品标签中的重点信息,以避免“踏坑”“踩雷”。
让食品“小标签”发挥大作用
食品标签上标注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是企业向消费者传递食品信息的重要方式,承载着保障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的重要功能,对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标签
字密又小等问题不少,如何防止误导消费者?
对于安徽宿州73岁的张大爷来说,去超市购物必须带的不是购物袋,而是老花镜。“很多食物标签上的字太小了,有些商品就巴掌大小,配料表、厂商、批号等各种信息挤在一起能有好几百字。配料表我不会看,就想看看什么时间生产的,保质期多久,结果后面写着‘见袋身’。”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