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新鲜式 | 欢笑谩骂泪两行 车企营销哪家强?

天天在线
2019-08-29 15:39:12
28775

准备回归赛道的福特,前些天在上海赛车场发布了三款新车型,同时利用赛场内外场地展示这三款车的性能。

福特三款新车.jpg对于一直以性能车示人的福特来说,在赛场上市新车暗含着运动特性,可以说一场不错的营销活动。说到营销,当下和前些年有了很大不同,此前车市大好营销活动更多是锦上添花,而现在产品间竞争日趋激烈,车市处于下行通道,营销的作用越发凸显。一个好的营销案例可以带来更多关注和亲和力,而一次不成功的营销只能带来更多的口水。

洗手间海报

荣威“踩遍”竞争对手

前些天朋友圈出现了一张4S店洗手间内宣传海报,是上汽荣威将自己车型与吉利汽车车型作对比,用词狠辣刺骨。海报内容如下:上汽荣威是上汽集团旗下中国中高端自主品牌,而吉利汽车起步于冰箱零配件,虽然经过多年发展,但其整体供应商体系仍停留在农村作坊体系,因此两者从品牌上来说就不在一个档次上。看看网友的评论:“上汽乘用车这样做不够厚道,为了凸显自己而拉踩别人,眼界放不开,未免有点太小家子气了。”

比亚迪.jpeg

其实像这样的营销事件,上汽荣威不是第一次做,被"捅刀"的也不止吉利一家。2018年12月,有网友发现在上汽荣威4s店内发现其手册中将比亚迪描述为“毫无美感的造型设计”、“廉价的材质以及土到掉渣的LOGO”、“技术并不先进的电动车”等。

与高铁飙车

名爵随后冠名高铁

今年5月26日,新浪微博热搜第4位被一则“名爵MG6飚高铁”的词条霸占,其中视频内容显示一辆车身贴有“always YOUNG”标签的名爵MG6,尝试在京广高铁沿线的高速路上趁高铁减速进站时与其飙车。

高铁.jpg

从事相关工作的网友评论:“尽管当时已经减速,但据推算当时名爵MG6的速度已经接近每小时170公里,这属于严重超速的危险驾驶行为。如果当时发生了交通事故,驾驶员估计难逃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罪名。”随后上汽名爵对此回应:“感谢车主对名爵的热爱,但开车应守法,请勿危险驾驶。”这条转载微博中还带上了名爵MG6的广告图案。6月11日,上汽名爵以“名爵6号”的名义冠名京沪高铁半年;7月下旬,推出名爵MG6高铁版车。

13元买车

名爵4S店称拍网剧

今年7月9日,位于秦皇岛名爵腾奇4s店内,一位退休大爷拿着13元人民币想要购买一台名爵HS,口中念念有词 :“你说是12块9毛8,你还得找我钱呐!”店内工作人员解释为投放广告时失误漏掉了“12.98万元”中的“万”字,成了“12.98”元这样一个乌龙事件。但随着秦皇岛市监局的介入调查,工作人员又称是其自导自演的一出网剧,视频中出现的人物均为群演。

平淡却绚烂

雷克萨斯的温度

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雷克萨斯不久前发布的微电影《说不出来的故事》,由王景春、陈数主演。影片讲述一对普通夫妻从热恋到日趋平淡的生活状态的转变,巧妙地将雷克萨斯中国销量突破100万辆与影片中的100万个家庭联系起来。弹幕中也不乏“我买还不行吗”、“漂亮”、“感动”等评论,圈内还有导演表示如果商业片都能拍的这样有温度,他宁愿不收钱。

用上述名爵、荣威的营销案例,和雷克萨斯的微电影相比,可以很明显的发现雷克萨斯的方式更容易被接受,也没有那么硬,是有代入感的。营销的作用一方面提升品牌美誉度,一方面是直接提升销量,怎么做无可厚非,但还要对品牌负责、对社会负责。就如一位资深行业人士所说,“在如今这种市场竞争激烈并且漫长寒冬并未结束地情况下,如何尽可能的得到更多曝光量成了每一个车企以及营销团队的必修课。营销只是一种手段,只要不违法不犯法,怎样操作都不为过。但它本身是带有社会责任、是受法律限制的,可能偶尔的一次剑走偏锋会带来期望中的效果,可一旦触及到了法律的底线,这将对长期积累的企业社会责任感与品牌形象带来无法避免和挽回的冲击。”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孙铭伟_XN041
猜你感兴趣